1997年11月11日郑忠个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中)中国美协党组书记王琦教授;右三: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谭权书教授;右二:画家郑忠;右一:江苏版画院院长李树勤;左一:海安县人民政府储有杰县长;左二:《美术》主编王仲;左三:南通市人大副主任沈启鹏教授。
再进一步,当丝网技法与铜版画技法与综合绘画技巧相融相生之时,应用设计的“色彩感”开始发酵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时地利人和、无缝对接,这一干就是22年。
从无心之举到刻意研究又到童心成长,在心灵的嬉戏中,“郑忠绘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特定环境下升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百年版画》《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诸典藏中的一页。
“惊起一滩鸥鹭”
黄老师第二句:“一般画画的人总是在范式里磨炼”,这是美院教学模式的通病,也是今天中国画陈陈相因,面目可憎的现实。并且还是一个怪圈,永远的鬼打墙。
常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院大抵是给了我们一个绘画审美的标准,于是我们一窝蜂地“东施效颦”“刻舟求剑”,时代在发展,岁月在嬗变,而今天的“中国画”还在穿着前人的鞋走着八股文的“四方步”……
我参加了几百场的“群展”“联展”,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寻常作品”中衬托着郑忠绘画的独树一帜与思想的光辉。
大家都在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笔墨游戏,而郑忠每天都如在战场上赤膊熬战、置于死地而后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从《米字格》到《惊蛰》的二十多个版画系列,是挣扎的讴歌,生命的呐喊!
水墨画《海韵系列》一做十二年,是海军潜水员身、心、灵体验与天问的“惊涛骇浪”与“洪波涌起”。
综合绘画《文明之光系列》则是追寻人类生命的奥秘与真谛、溯流而上的又一次心灵探险之旅。
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功课,有每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有每一阶段的使命。
这就不同于一般人的“模式”,而是踽踽独行的我“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梦人呓语。“大喝一声谁是我?回头月色上孤松”。
如此这般,且行且思且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40年如一日,终于走成了一条自己的路。这条路是郑忠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感谢黄培中大师给我的肯定、鼓励与启迪!感谢江东父老兄弟姐妹们的关心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