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谭平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中国艺术重新定位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代艺术家。作为第一批出国留学的艺术家之一,DAAD奖学金使他得以在1989年来到德国。在这些留学生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真正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发展出自己的独特语言。他的早期作品传达出以俄罗斯和中国模式为基础的典型风格:一方面,这些作品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连,尽管已经有了更自由的诠释;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也深深植根于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他正是带着这套学术“武器”来到德国,在那里他遭遇到各种风格和表现的可能性,而这些新事物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他都是陌生的。很快,他就摆脱了具象绘画,转向更为自由的抽象绘画,他大胆的重新选择与创作令人惊叹。
“我在艺术上的启蒙与发展和北京与柏林两个阶段的学习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出国前后相互之间的艺术,也有一种紧密的连续性。中国的艺术教育给予我坚实的艺术基础,也让我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德国的教育为我的艺术思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也为我潜藏着的自由意识得以开启。艺术是一个自我的实现过程,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前行。”(文/谭平)
《时间》
《时间》是他在德国学习期间创作的空间装置作品。一条条黑色线条沿着学院展厅的每根壁柱自上而下延伸,这并非是一条单线,而是由多个线条组合而成。这是一个关键要素,因为累加和顺序排列在谭平的作品中成为了显著且反复出现的元素。尽管单条线条看起来很明确,但在众多单张纸条的相互作用下,它似乎不那么特立独行,个体被融入整体之中。这很可能是源于中国文化的一种哲学理念。但它也适用于西方的原则,透过个别组成部分的并置,以累加和排序的结构要素,那些具有西方艺术特征的元素便呈现出来,在其中可以运用结构、重复乃至机械性的手法,同时又能避免突出个体。此外,一条线条在或长或短的距离上延续,并非以单一形式呈现,而是多次中断,体现为一种渐进、试探性的推进,这清楚地表明谭平关注的是推进的行为,是过程的动力。谭平在各条线依次累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中,传达出线条在空间中推进的状态,强调了空间和物质性,并将其与艺术家的物质性及情感性相结合。
《时间》
裝置
100×1000cm
1993
在2024年路德维希博物馆的展览中,《时间》这件作品在新的空间以新的方式铺陈。他把曾经一段一段的线条连接成为一条近三十米的一根线,贯穿整个展览空间。这个大厅也有八根柱子,但是作品的呈现并没有延续三十年前的样貌,而是再一次以新的观念、新的样貌得以呈现,连接了从德国回到中国三十年后的心路历程,寓意着时间的延续与精神的凝聚,展现了他对艺术理念的新诠释。
谭平的第二件《时间》作品,再次让人联想到一幅以实体方式创作出的绘画主题,宛如空间中的一条线。他将这两件作品都命名为《时间》,这样一来,他不仅将绘画在空间中可见的痕迹联系了起来,还把创作的观念以及艺术创作的过程性联系到了一起。对他而言,在艺术行为中,空间与时间是相互交织的。
谭平在德国求学期间,致力于抽象艺术的创作,这是一种此前在中国鲜为人知的表现形式。在这里,西方的影响最为清晰可感——从非形式主义、纽约画派的抽象表现主义到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艺术。谭平的抽象艺术,在探索线条这种艺术表达形式上独树一帜。直至今日,线条仍是他作品的决定性元素,成就了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40m
谭平的装置作品《一划(+40m)》——一条长达四十米的单线(于201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那条深深画入或刻入纸中的线,尤其会让人联想起卷轴画的文化。在古代中国,卷轴画常常是“旅途行囊”——画作与其主人一同踏上旅途:这种流动的暂时性,以及如海德格尔所说的,艺术作品在任何即将被观看时的“待命”状态,强化了这种流动性的方面,尤其在画轴展开的那一刻更是如此。
对谭平而言,万物皆非静止不变的,就连建筑空间也不例外。在2023年于厦门美术馆与舞者侯莹的合作中,以表演形式,将建筑空间既解读为三维的、时态的动态(是多维的,因为时间并非单一的线性动态),最终又通过情感性(个体的时间)使其呈现于感知之中。尤其是厦门的那场表演,动人地展现了传统在空间——线条——时间复合体的解读中,依然有着多么强烈的融入。
谭平如此描述它——“历史不断变迁,今天的山水,已不是千年前的江山。”
一|
谭平与舞蹈家侯莹跨界合作
2023,厦门当代美术馆,中国
“被揭开的《千里江山图》在这里象征疫情后撕裂的现实社会,‘撕’是行动,‘裂’是结果,墙面长卷上画出的图像被撕下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空白视为水,残留于墙上的墨迹视为山,作为山与水撕裂的证据。”
谭平的抽象向空间的拓展,使得概念性创作手法的各个方面都得以呈现。谭平由此超越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所有界限,同时将东方哲学与精神性与西方的个性、理性及自由观念相调和,构建出了一个新的时空架构。
(文/贝亚特·莱芬夏德,《一条线——谭平的多视角观念》)
“‘时间’是我作品生成的载体,‘空间’是我创作的场域。一件作品,对于观者是瞬间、静态的,之于我则是动态、变化的,是对时间片段的持续叠加,这样才有可能呈现事物真实的状态。艺术给了我把‘时间’当工具使用的机会,于我而言,时间可以被凝固,也可以被放逐,且稍纵即逝。”(文/谭平)
(来源:Wei Gallery 魏画廊)
艺术家简介
谭平,1960年生于河北承德,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上世纪80年代末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学位。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中心主任。他始终探索于绘画、版画、多媒体、设计等多个领域,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波特兰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
策展人简介
贝亚特·莱芬夏德,教授、博士。在波鸿鲁尔大学学习艺术史、文学、新闻学和传播学。1988年,她在 Max Imdahl 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艺术史博士学位。自1997年4月起,她担任科布伦兹 (Koblenz)路德维希博物馆 (Ludwig Museum) 的馆长,该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以法国当代艺术为重点,经由她的努力,已发展成为一座具有跨国魅力的国际知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