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为中国当代艺术重建精神价值——“王刚·何以黄河研究展”跨界学术对谈

为中国当代艺术重建精神价值——“王刚·何以黄河研究展”跨界学术对谈
2025-02-20 15:28:4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张晓凌:郑州美术馆“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营造了一个巨大的精神祭祀空间,展览本身已经超越美术展览的范畴,更像一个精神的殿堂。黄河主题在王刚的笔下,延伸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层面,也延伸到了艺术本源的层面。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近40年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到,当下的艺术,绘画、装置、影像艺术,只是学了西方的形式、皮毛。只有形式的外壳,没有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丢掉了中国的魂,还能叫中国当代艺术吗?可以说,当代艺术丧失了两个基本价值:第一,艺术的形而上价值;第二,艺术的现实批判性。

王刚几十年来置身在主流艺术体系之外,像个圣徒一样在自己的信仰世界里坚守,创造了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创作逻辑,坚持了自己的创作理念,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讽刺的是,在现有的艺术史文本中,却找不到王刚的名字。所以,我们应该擦亮眼睛,要从历史现实中寻找自己的判断。

王刚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试图回答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重构当代艺术的精神信仰。30多年来,他一直遵循着这样的逻辑,通过持续不断的盛大仪式——几千人的行为艺术、新疆巨型大地艺术、黄河图像绘画创作,将艺术的探索延伸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艺术本源、艺术何为的问题层面,通过盛大的仪式为中国当代艺术招魂。“魂兮归来”就是他艺术的根本指向。

要重建中国当代艺术的话,首先要重建它的精神核心,重建它的灵魂,把丢了的魂魄找回来。从这个层面上,更能看清楚王刚作品的艺术史价值:王刚的艺术弥补了中国当代艺术在超越性和现实批判性方面的缺失,重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灵魂与价值。

艺术诞生初始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沟通天地,即“通神”,这个神是决定人类万物的“道”。所以我看这个展览很激动,就像看到一座完工的巴别塔一样。王刚把巴别塔完整地呈现在郑州美术馆的空间里。

王刚通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盛大仪式,和他的话语体系建构,来重建中国当代艺术的魂魄,再次回到艺术的原点,恢复最朴实的人性——这就是王刚的艺术。王刚引领我们回到艺术的原点,他的作品中有一种远古气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黄河主题创作都有这种感觉。他的作品是超视觉的,从民工到黄河,到大地艺术,到那一批土疙瘩似的中国人形象,王刚完整地打造了自己的话语逻辑,弥补了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缺陷。

王刚 老万们 雕塑(铜铸)18cm-22cm 2001年-2005年

中国艺术的魂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只不过近现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而引入西学体系,逐渐把这个体系抛开了,这值得我们反省。“何以黄河”主题展重申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并以此重新定义了中国当代艺术。王刚的艺术让我们再次返回艺术的精神层面。通过默默无闻的努力,王刚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话语逻辑,为中国当代艺术重建魂魄和精神价值。这就是王刚作品的艺术史意义。

诺贝尔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说,我们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回来。从现在开始,当代艺术应该重新书写,其创作应回到自己的本土、回到人民、回到我们的母亲河。王刚的油画首先是学西方的,这个没有问题。我们通过跨文化的对话和吸收,最终不是复制这个母本,而是在对话的基础上重新找到自己的出发点,找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定位和价值取向。

王刚的作品对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意识的建立这一命题做了非常有力的支撑和注解,因此,王刚的艺术不仅要在艺术史上重新解读,同时要在世界当代艺术格局中有自己的地位。由于各种原因,王刚的作品还没有进入世界级大展。建议王刚以郑州美术馆为出发地,走向威尼斯、卡塞尔等世界级美术殿堂。那些从沙土峥嵘而出的造型,那些盛大的行为艺术,以及巨型的大地艺术,对西方观众来说一定是一场东方精神的洗礼。

我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能像王刚一样,能给中国当代艺术重新植入魂魄,让它成为一个精神性的艺术,这才是当代艺术的根本。当代艺术不仅是视觉之美,它更是精神之美、观念之美。王刚做到了,向他致敬!

王刚 老万们系列头像 泥塑

李佩甫:我与王刚相识20多年了,他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个性特征非常鲜明的画家。几十年来,他不计名利得失,以大地般的丰厚艺术,让人们看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苦难中走来的,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包容力、同化力和生生不息的发展轨迹。

20世纪90年代,我看到未经修饰、被时间侵蚀的云冈石窟,非常震惊。后来看王刚的“老万系列”,震惊程度是同等的。前年我去看现代化的中国煤矿,当代矿工就坐在玻璃房里,完全自动化采煤。小浪底大坝建成后,黄河岁岁安澜。王刚画的矿工、黄河,让我们的子孙在千百年后,仍然会看到这个民族是在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中走过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留住了时间。

当代河南画家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李伯安,他的作品《走出巴颜喀拉山》是走向天空的、神性的;第二个是王刚,“老万系列”“黄河系列”,是走向大地、走向泥土的,他的作品里写着昂扬的四个字:生生不息。

王刚 天地间的老万系列 综合材料

关键词:王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