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巴尔说:符号就是事件,是在具体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事件。也就是,面对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我们面对的是一系列事件,面对的是艺术家用符号书写的历史。
铁扬美术馆为期一个月的【2025时间剧场】崔强艺术展,给了我们一个现实场域,得以直观崔强的艺术世界里发生了什么,发生过什么。
这次展览展出艺术家12岁开辟鸿蒙的第一幅画作至今,近40年的代表性作品。展览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艺术家学生时代的作品呈现,第二板块是艺术家的古典符号探索,第三板块是艺术家的当代符号。
可以说这三个板块同时体现了艺术家的一次次突围与破界。围绕这三次破立,集中凸显的则是艺术家对艺术,生命和世界的深度关照,这也是【2025时间剧场】崔强艺术展的核心叙事。
【无相装置2025年】
符号系列一:艺术关照
对艺术的关照是每个艺术家矢志不渝的主题,崔强亦不例外。他的符号序列首先体现为对艺术的思考,包括传统国画的现状和未来,包括他艺术上的探索和实践。
《退林》系列即表达了艺术家对国画现实语境的思考和困惑。艺术家为何对这一主题着迷?又为何反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这便需要进一步辨析画作中的符号体系,寻找其中的暗喻隐喻。
在《退林》系列中,被"退"的或者是盘虬卧龙的梅树,亦或是苍劲古朴的松柏。这正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规约符号“岁寒三友”,它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叙事,在这里则成为中国画的具象表达。实际上,通过《退林》系列,艺术家所思考的正是中国画的当代处境,表达的正是中国画何去何从的迷茫。
《燃梅》系列则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一次成功突围,具体标志是创作手法的当代性介入,体现为三度创作的特殊表现。
一度创作体现为:在完整的宣纸上,创作出一幅传统墨梅图。二度创作体现为:将画作部分烧毁,让圆形或方形构图的墨梅图变得残缺不全。艺术家进行的三度创作体现为:把烧毁部分重新装裱进圆形或方形框架,在空白底部再次岑印题词,形成又一个完整构图。烧毁的痕迹清晰可见,并成为整幅画作十分突出的形式语言。《燃梅》成了艺术家走向当代性的首个作品系列,标志着艺术家的真正转向。
此后,我们看到崔强接连创作出《中国制造》系列、《时间与空间》系列和《结构的经典》系列等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艺术家进一步破局,打破媒介边界,打破手法边界,打破认知边界,轻松驾驭综合材料完美实现一个个创作观念。
【无相装置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