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当代性正在于它既是文明的容器,又是艺术的催化剂。在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徐冰的《天书》装置用活字印刷术重新排列汉字,其载体正是特制的桑皮纸。这种选择本身就构成了文化转译的密码:当西方观众面对无法识读的文字时,纸张特有的植物纤维肌理与油墨渗透痕迹,反而成为理解东方美学的直观通道。
王雷老师主导的国家艺术基金课题聚焦于纸时,他正在编织一条跨越时空的艺术经纬。纸的物质性从未像今天这般被深刻凝视。艺术家将纸浸泡在各种试剂中,把纸浆压缩成具有建筑感的方体,用纸搓成绳子,编织成衣服、生活用品等各种物象,材料本身的呼吸节奏便成为作品的心跳。这种对纸的解构,本质上是对文明基因的解码过程。不同的艺术家用纸留下独特的“文化指纹”,这种物理属性与精神特质的同构性,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语法系统。
我一直在探索水和墨在当下语境中的新的可能性,特别感谢王雷老师的邀约,材料的选择成为我创作的起点。作品《天地遗珠系列》不局限于传统文人对山水的寄情于隐逸,纸的肌理则宛如岁月留下的痕迹,其粗糙或细腻、斑驳或平滑,都为画面注入了自然而真实的气息。让水和墨不再仅仅依附于宣纸的平整表面,而是在纸浆与纸的独特纹理上自然流淌,这种控制之中和意料之外往往给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创造空间。
本次展览让我们对“纸”进行了思考,也让我们对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在这片充满探索与创新的艺术星空中,纸材料的运用方式如陨石般划破传统的夜空,以纸浆与纸的肌理为画布,绘制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
(文/康雷,来源:艺术沙龙)
参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