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面丙烯,1986年
谭平,《炊烟》,52x52cm,
布面丙烯,1984年
一直以来,“一条线”是贯穿谭平创作的脉络之一。上世纪80年代留学德国之前,谭平其实已经开始对形式感兴趣,那个时期的创作在谭平看来“介于美院系统和和西方的超现实主义之间”。比如《黑海》(1986年),看似写实,但隐含了谭平对突破学院派绘画的思考和对新的绘画方式的探索,也呈现了他对时间的理解。比如他对天、海、沙滩这三个部分的处理。海平面的一条线被置于画面的中间(一般来讲学院派绘画是坚决反对的),天空是阴天,海则是黑夜下的海,而前景的沙滩却是下午的阳光。谭平把三个不同的时间放入同一画面之中,有点超现实,但又隐在了一个大家看起来非常合理的一个画面之中。而在《炊烟》中,谭平把光线去掉了。没有光线,只有黑白灰的变化,所有的墙都是方圆,一切静得静到没有了时间和光线。
谭平,《时间》展览现场,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