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徐青峰绘画作品展”将于5月1日在淄博美术馆开展。展览以徐青峰先生数十载艺术探索为脉络,通过油画与水墨的双重表达,呈现其作品中独有的清雅意蕴与深沉哲思,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远行——在喧嚣尘世中,借艺术之清风,涤荡浮躁,回归本真。
“‘笔墨当随时代’,其实有一个基本前提是思想要跟上时代,要展现艺术创作的‘当代气概’和‘当代精神’。如果仅仅拘泥于技法和外在表现,很容易一叶障目,误入歧途。正如古人所坚持的‘立画先立人’,艺术家应该想清楚我们为什么而创作,不是脱离现实的自说自话,而一定是要对当下有利有用,有积极的贡献。唯有努力观察发掘出符合时代气质的正能量、真善美的一面,才能让艺术创作真正出新意,开新局。”
——徐青峰
关于这场展览
“清风徐来——徐青峰绘画作品展”至淄博已是第四站。展览以“新疆·甘南写生”“国之卫士”“天鹅系列”“五德大吉”等主题,借艺术之清风,引领观者回归生命的本真之境。展出的60余幅作品一方面能够清晰地洞察到徐青峰先生力求通过“客观的真实”创造“艺术的真实”的思辨过程,充分彰显其在艺术探索道路上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与勇攀高峰的进取姿态;另一方面,其在融汇东西方绘画语言的实践探索中,试验性地推出了独具一格的新面貌与新样式,将为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观察维度与艺术边界拓展的深度思考。
关于徐青峰,他们说……
邵大箴——我读徐青峰的两幅画《血战台儿庒》和《天空》:
徐青峰是一位有执着追求的艺术家,他有悟性,勤奋好学,也善于思考。自从他步入画坛之后,便不安现状地上下求索,专攻油画,旁及水彩、书法、国画,研究各种材料和各种技法,密切关注国内外艺术思潮和动向……更值得提起的是,他作品的题材内容跨度很大,从主题性历史画创作到人物肖像、风景画,到表现人散淡心态与大自然交流的绘画。这种多媒材、涉及各种主题的艺术实践,提高了他综合的艺术实力。他还善于与人感情交流,虚心向师友请教,这也使他得益不浅。如他创作历史画《血战台儿庒》(2007年)时,受到全山石、陈丹青等名家的指点,在绘画材料和技法上,得到在这方面颇有研究的徐芒耀和张元的启发,在处理画面关系上记住俞晓夫对他表达的经验之谈。总之,他是有心人,他一面向前走,一面旁顾四周,注意吸收有用的滋养。在艺术上,对每位实践者来说,都没有捷径,走弯路是必然的,想讨巧只能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徐青峰不怕走弯路,这也是他身上的好品质。
尚辉、崔文涛——从超越现实到回归现实:徐青峰油画艺术探索的时代特质:
徐青峰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曾在20世纪90年代的写实复兴中进行超现实主义的探索,又在21世纪各种美术创作工程的推动下回归主题性写实油画创作,进而形成了他细微深入、富有现实温度的写实油画风貌。
21世纪,随着国家历史叙事需求所持续开展的各种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的宏大叙事也深刻影响了新时代油画艺术发展的态势。徐青峰油画艺术探索鲜明地折射了中国油画从20世纪90年代到新时代的这种艺术发展脉络,从而体现了从超越现实到回归现实的创作历程。而他对欧洲古典油画传统的深入研究,也使他的画作具有一种深入而细微的表现张力,那正是他看似平和却不乏理性哲思的个性风貌。
杨松林:
徐青峰艺术天赋出众、勤奋执着,是当今中国画坛一位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他是山东艺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1994年,徐青峰本科时的毕业创作《我静静地喘息》已经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当时,徐青峰只有22岁,是获奖者当中最为年轻的一位。此后水彩《青铜时代》、油画《天空》、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血战台儿庄》等作品先后在全国重大展览中获奖,获得美术界的高度认可。他的作品不仅有扎实的功力更充满哲学的思辨,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现在徐青峰又回到母校,出任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他推动改革创新,在提升教学质量、引进优秀师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成果显著,正在带领山艺向更高的事业迈进。作为老师,我倍感欣慰,也希望他的艺术舞台更加广阔。
廖昌永:
徐青峰作为当今中国写实绘画的领军人物,其绘画艺术深受欧洲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影响,同时其作品又融入了中国绘画元素,民族韵味尤为浓郁。在创作类型上,徐青峰在深耕油画领域的同时,在水墨画领域亦展现出诸多新颖构思与探索成果,他融汇中西,善于从不同艺术形式的内在联系中汲取灵感,在艺术表现手法与风格塑造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对于音乐家而言,美学也是极为重要的修养,借助不同艺术形式的养分,能够更好地推动自身艺术发展。徐青峰在多领域的艺术探索,正是这种跨领域理念的生动实践。
关于这三幅画:《我静静地喘息》《天空》《血战台儿庄》
我静静地喘息114cm×146cm布面油画1994年
该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画面左边是象征着理想的未完成的雕塑,前面横躺着一位年轻的雕塑者,年轻的学子在“理想”面前疲惫不堪……借此表达当年理想和现实碰撞时心中的无助、无奈,而只有“静静的喘息”。我是用饱满的艺术热情来表达对现实的抗争,来表达我的真“生活”。
——徐青峰《说说我的三幅画》
天空175cm×154cm布面油画1999年
该作品2003年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展最高奖—中国油画艺术奖;2004年,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05年,入选“大河上下1975—2005”中国油画回顾展
我的作品就像是我的自画像,画中的每一个物像,每一笔颜色都是我的自画像,不禁要问“我是谁”,我的内心回答我“我是简单的,我是安静的,我是……”,于是,我抛弃了当年的流行样式,反之,设计了一个最简单、最宁静的画面,一个俯视的沙滩,平平展开,没有起伏,只有人踩踏过的痕迹,画面中央一个平躺的少女,双臂伸展,身上覆盖着沙子仰面朝天……这是我们小时候在沙滩上玩耍时常见的姿态,伙伴们帮忙往你身上堆沙子。这情景设计到画面之上却显现出了一种宗教感和某种耐人寻味的意味。这幅作品实现了我的初衷,像照镜子一样,我从画中看到了我的内心。
——徐青峰《说说我的三幅画》
血战台儿庄248cmx400cm布面油画2009年
该作品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外来侵略的近代史中,不是一次又一次高唱凯歌的胜利,不仅仅是那嘹亮的军号高响,而更多的是“不屈不挠”,在以台儿庄战役为代表的抗日战争史中更是如此。在敌我军事装备和国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在台儿庄城下彻底打碎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基于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我慢慢的将“胜利高昂”的明快色调,改成深沉混沌的色调,低暗的天空硝烟弥漫,衬托出前景中“不屈不挠”雕塑般的人物。画面直到2009年4、5月份才慢慢接近我内心的效果,好像越到后期越知道该怎么画了。这张作品使我收获很大,不仅得到了一些大场面人物组合绘画的经验,而且在这三年中,无数次的与先烈们在画布上对话,无数次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徐青峰《说说我的三幅画》
徐青峰展览作品欣赏
油画系列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120cmx120cm 2012年 布面油画
盛装的比比阿瓦 80cm×60cm 2017年 布面油画
舞者 50cm×40cm 2013年 布面油画
小古丽米热 94cm×67cm 2018年 布面油画
白玫瑰 87.5cm×100cm 2015年 布面油画
草原上的白桦树38cmx55cm2019年布面油画
三人行 38cmx55cm 2019年 布面油画
五月的草卡村 60cm×80cm 2017年 布面油画
国画——“国之卫士”系列
鲁迅像之一
138cmx68cm
2020年
水墨生宣
邓小平
68cmx68cm
2020年
水墨生宣
钱学森像
68cmx68cm
2020年
水墨生宣
国之卫士·袁隆平肖像之三
68cmx68cm
2020年
水墨生宣
国之卫士·屠呦呦
68cmx68cm
2020年
水墨生宣
直言者
68cmx68cm
2020年
水墨生宣
(来源:淄博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徐青峰,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委会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写实画派成员。文化和旅游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