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铎以“驼铃与黄河的千年和鸣”为喻,阐释展览的文化意义。从雄关石窟的苍茫到河洛星火的温润,巫卫东用笔墨打通了丝路与黄河的时空阻隔,让西北风骨与中原雅韵在宣纸上相拥。他希望两地文旅能加强多方面的合作,推动两地艺术家常态化交流。
巫卫东在答谢词中动情回溯创作历程。四岁离豫,半生耕耘陇原,但滑县祖屋的槐影枣香始终萦绕笔端。他将作品《山地》,捐赠予洛阳美术馆,作品以抽象构图表现陇原山川的雄浑,成为两地艺术机构深化合作的见证。恰似祁连雪峰与伏牛山峦的意象叠合,是“以艺术叩响故土之门,让游子之心终有归处”。洛阳美术馆副馆长马悦代表馆方接受捐赠并为巫卫东老师颁发收藏证书。
陈钰铭从学术角度剖析展览价值,巫卫东的“一人一品”绝非风格标签,而是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深刻回应。堪称“用东方美学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