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刘万鸣:文化传播的效能取决于学术对话的深度

对话刘万鸣:文化传播的效能取决于学术对话的深度
2025-05-21 13:57:1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具体合作规划方面,中国国家画院与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将进一步洽谈,主要合作意向包括:其一,建立专家互聘机制,通过人才交流促进学术对话;其二,策划双向文献展览,法兰西学院的历史典藏将在中国展出,同时我国艺术精品也将在其学院空间呈现;其三,构建长效合作框架,共同推动东西方艺术对话,特别是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洛朗·珀蒂吉尔对中国国家画院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办院理念表现出高度认同,并表示计划近期访华期间,推进具体合作事宜。这种顶层学术机构的深度互动,对中法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在巴黎大皇宫的调研同样成果显著。我们与法国巴黎大皇宫国际事务主管朱丽叶·阿芒德深入探讨了中国艺术国际化传播路径,达成以下合作意向:首先,统筹全国艺术资源,以主题展、学术展等多种形式在大皇宫系统性呈现中国书画艺术;其次,推进雕塑领域的双向交流,通过引进法国经典雕塑促进中西艺术语言的交融;第三,借助大皇宫的出版资源,以多语种出版项目构建中国艺术的国际话语体系。

此次法意两国的调研行程,从国家美术机构的专业视角出发,聚焦高端学术平台合作,不仅为后续具体项目的落地厘清了路径,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中西方艺术对话的权威通道。

中国美术报:在此次展览及活动中,中国国家画院如何借助讲座及互动活动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对话?

刘万鸣:在与意大利、法国艺术界人士及学生的交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中国艺术的向往远超预期。例如,洛朗·珀蒂吉尔对《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意蕴表现出浓厚兴趣。这印证了我们的判断:所谓“文化隔阂”更多源于传播方式而非艺术本质。中西艺术虽表现形式各异,但在对传统的守护、创新的追求以及对人性之美的诠释上具有深层共鸣。

具体实施层面,我们构建了多维度的阐释体系:其一,由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董雷进行学术讲座,通过绘画史上的经典作品,展现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守正创新、继承开拓的生动面貌;其二,组织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人物画所专职画家孙震生在展厅就具体作品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其三,设置观众互动体验区,通过笔墨实践引导欧洲观众感知中国水墨的魅力。

需要强调的是,选择与法兰西学院、博尔盖塞美术馆等具有学术权威性机构的合作至关重要。这些平台不仅拥有专业观众基础,更能通过其学术话语权确立中国艺术的经典性认知。我们始终遵循“以学术对话消弭文化误读”的原则,在交流中着重凸显中西艺术共通的创造性思维——无论是中国画的“外师造化”,还是西方艺术的“自然摹仿”,本质上都是对艺术本体的终极追问。

中国美术报:您如何看待国际交流,此次欧洲之行给您带来哪些深刻的启示?

刘万鸣:正如前面我所说的,我认为此次欧洲之行最深刻的启示在于:文化传播的效能取决于学术对话的深度。

中国国家画院自创立之初,始终肩负着双重重任:既要扎根传统文脉推动守正创新,更要以开放胸襟实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西艺术并非简单的写实与写意之辨,其内在精神实有诸多类同。通过国际对话,艺术家得以在比较视野中深化认知,在互鉴中拓展创作维度。总之,开展国际交流有利于创作者丰富知识结构、提升认知高度、增加专业厚度,进而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这是中国国家画院对画家未来发展的要求。

(来源:中国美术报刘晶)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刘万鸣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