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色见”,是见“色”,见世界,见流光溢彩、五光十色的世界;也是见“空”,“空山新雨后”,“空翠湿人衣”;更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并由此,同频了李向阳的艺术语言、思考脉络和底层逻辑。
《绿》
(七)
李向阳曾说为他最后一个展览想好了名字,就叫“回见”!真的也太李向阳了,一个永远不让理想放过命运的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双向奔赴中克服理想与现实的二律背反,这是命运的轮回吗?不,是命运的照见,正如眼前的“色见”!
(文/李晓峰)
《紫》
我要补充的几句话
不知道为了什么,像儿时上手工课似的,我断断续续做了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也说不清具体的制作时间,因为从“非典”开始,二十多年了,它们一直在生长,在变化,在蔓延。
不过,有些事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一,这些东西除了极个别的参加过展览之外,绝大部分没有露过脸。第二,它们中的每一件、包括每一件的每一次改变,都缘自我生命旅途中的遇见。还有,需要强调的是,它们所使用的材料和物件,都是我熟悉的、经历过或使用过的,无论奢俭贵贱。
都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总有些东西会沉淀下来,经年累月,形成底色。不同的族群会有不同的底色,以及对于色的偏好、崇尚,甚或是信仰。我的“色见”与信仰无关,只是视网膜中存留的、零零碎碎的沿途风景而已。
感谢叁柒贰叁美术馆的邀请,感谢策展人晓峰兄洋洋洒洒这许多文字,感谢所有前来捧场的新老朋友们,虽然担心这个展览会惹来为老不尊的骂名,但因为你们,我就斗胆一试,豁上这张老脸。
(文/李向阳)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