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设色
2021
受到现当代艺术影响,对比色概念在现代美术领域中运用广泛,服装,建筑,家居,网络,广告等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运用现实中的对比色。从马蒂斯作品中的强对比,到一些奢侈品品牌橱窗艺术中橙与蓝紫等色彩的强对比,再到莫兰迪的弱对比,他们的作品体现出了有别于希腊艺术的另一种“单纯与静穆”,简单,明快的对比色运用赋予现代艺术乃至现代生活全新的意义。在简洁中充满韵味,平凡而绝不平庸。西方对比色概念给我们的最大的反借鉴意义就在于此。在写生中如果能适当地用上对比色,一定能够让画面少一些含蓄内敛的柔靡之气,多一些张扬活泼的轻松氛围。我认为,“守正创新”是目前我们应该坚持的写生用色理念。随着世界文化的深度交流以及自我文化的进一步觉醒,无论是对中国画写生来说,还是对中国画创作来说,都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机遇在于我们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借鉴,挑战在于我们能否用好这些资源。我自己也在不断尝试,当下,我就从以上所述种种用色方法中去吸取营养,作出了“色当墨用、以墨为色”,“笔墨做减法、色彩做加法”的新尝试。我在近年来的不少写生创作中,将颜色作为画面的主要构成因素,淡化墨的作用,或将墨也作为一种颜色来用,使画面呈现出成百上千乃至无限的变化,黄宾虹对用笔用墨总结出“五笔七墨”,顺其思路,故此我提出“五笔百色”用色理念,以色当墨与以墨当色,用笔与用色结合,强化色的作用,借以丰富画面的色彩效果,而更具当代意义。
《老尖山》46×68cm
纸本设色
2023
(四)造境,从写景到造境的升华是写生的一大难点,需要考虑意境的表现,即从单纯的写景要能够过渡、升华到内心的造境,所以需要极强的主观精神和心灵意识参与其中,是用外在来表现内在,用客观来展示主观。造境既然是造,就与自然实景要产生区别,中国画写生强调造境也就是强调自然景物必须经过写生者主观心灵的选择,经过写生者主观地提炼,加工,改造之后,再融入写生者的主观情感和主观意识,然后通过写生者独有的笔墨语言按照构图安排将景物表现在画面上,这就是中国画写生所讲的造境。通过内心的提炼,改造;造境比之纯粹描摹物象的那种写生来说是更高级的,造境是意境的营造,意境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在写生过程中,只有能够达到心境的彻底澄明虚静,并能够做到“悟对神通”、“澄怀观道”者才能够真正达到由写景到造境的转化。
通过山水画写生方法“游观”等的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把握好“游观悟记”,发掘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转化规律,强化写生在构图、笔墨、色彩、造境等方面获得的锻炼,在写生中完成由具象到意象再到心象的转化,通过止观与静虑,坐忘与心斋的“净化”,达到了超然的状态,最终通过写生者精湛的笔墨技巧、熟练的赋色方式、奇巧的构图方法与夺神的造境能力将自然的美转化成为艺术的美。这种美是高度概括的美,高度凝练的美,这不仅是一个提高绘画技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和艺术精神的问题。
(文/袁学君,来源: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
作品欣赏
《中轴之美》240×200cm
纸本设色
2024
《邦国永定》240×18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