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从画框边缘斜逸而出,既打破了画面的封闭性,又暗示了一个延展的想象空间。同时,她吸收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构图精髓,将花卉以近乎符号化的方式呈现,在平面中构建出丰富的层次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她对“物化的蕾丝”这一独特构图的探索——将花卉元素转化为装饰性纹样,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开辟了一条中间道路。这种处理既保留了花卉的可辨识性,又赋予了其图案化的节奏美感,展现了艺术家对形式语言的敏锐把握。
蕾丝系列No.12
色彩在王海燕的花卉世界中扮演着超越装饰性的重要角色。她的用色既大胆又精妙,是生命能量的直接映射。那些明媚舒展的色调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摹写,而是内心情感的外化表现。她笔下的红色不只有一种红,而是包含了从朝霞初绽到暮色沉郁的丰富层次;她的绿色系列则能让人同时感受到春日的萌动与盛夏的葱郁。这种对色彩的细腻把控,使她的花卉作品产生了“通感”效应——观者不仅能看到色彩,甚至“触摸”到色彩的“温度”。
绣球系列No.1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她对背景色的处理,那些看似随意的色块实则经过精心调配,与主体花卉形成微妙的对话关系。有时是柔和的渐变,营造出氤氲的氛围;有时是对比的碰撞,迸发出视觉的张力。她的画笔不仅描绘着花卉的外形,更勾勒出了生命内在的情感图谱。
凹凸系列No.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