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墨局·对话”合肥站丨破局与重塑: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学术对话

“墨局·对话”合肥站丨破局与重塑: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学术对话
2025-06-30 16:58:2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这十几年我一直坚持关注现实问题,因为我觉得笔墨的变迁和创新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不能就笔墨谈创新,它必须依附于画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要是没有这种思考,笔墨就失去意义了。这么多年来,我自认为是传统笔墨的捍卫者、坚守者,但又不是简单地继承传统样式来搞创新,就像刚才王老师梳理的,中国画在笔墨探索上上午这几百年里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早期的重新改造到85思潮后西方艺术的全面介入,尤其是人物画在社会变迁中产生的巨大变化,其实这些正是中国画走向现代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方式。刚才尚可老师提到笔墨的多元性,这确实是中国画乃至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我们这个联展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种多元状态。我这几年虽然坚守传统笔墨,但始终是从现实问题思考的角度去做创新改造。我觉得水墨的变迁和改造,必须从每个人对现实不同的感受和思考出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笔墨转型的问题。如果只盯着笔墨本身谈创新,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

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秦嗣德:

人物画在近百年的发展中走向多元是必然趋势。从中国传统水墨的品质与意象写意精神,到科技时代带来的巨变——信息网络与交通缩短了人际之间的距离,打破了文化结构的个性差异,文化结构的演进正逐渐改变着笔墨与时代的关系。人物画的核心是表现“人”,人的变化促使绘画在造型基础上不断革新,当下的创作观念与多元的文化观念交织,既重构又表达,推动着艺术发展。从教学体系和创作体验来看,艺术家需不断反思生活现场。即便某些生活场景未亲身经历,作为文化践行者也不能背离时代的人文品格与精神。这种反思会推动技术、造型及中国笔墨在当下的扩张性探索。因为当代水墨人物画在传统中本无直接参照,近百年来,从造型到水墨观念,都在融入多元的世界文化格局。当代艺术的探索与发展中,中国现代水墨与传统水墨以“生长”的方式呈现民族性。当下,中国艺术的诗意性与西方艺术的逻辑性、科技性并行发展,恰是水墨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七位艺术家在创作中,既借鉴西方艺术、反思美术史,也延展着中国艺术的发展规律,践行着独立与并行的探索。

这场持续近一小时的对谈,既是七位艺术家个体创作经验的集中呈现,也是一次关于水墨“当代性”的集体宣言。正如尚可在总结中所言:“此次对谈活动非常成功,参与的画家们都深入探讨了自己的绘画创作,分享了对当下水墨画探索的思考,还有作品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起到的作用,交流得特别充分、有深度。从王颖生的壁画跨界实践到殷会利的民族题材深耕,从曹宝泉的工业叙事到王晓辉的都市书写,再到秦嗣德的墨戏精神……对话清晰勾勒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多元路径:它既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制,亦非对西方艺术的盲目模仿,而是在文化自觉中重构水墨的语言体系与价值坐标。

走向无边的大地——著名艺术家王刚走进文化视界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周龙

摄像/摄影 李建龙 王鑫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墨局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