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墨局·对话”合肥站丨破局与重塑: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学术对话

“墨局·对话”合肥站丨破局与重塑: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学术对话
2025-06-30 16:58:2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漫长的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进程中,人物画的演变始终与时代思潮紧密交织。从19世纪末到改革开放以来,咱们学了很多西方的观念,但有一点很清楚:不能丢了自己。所以你要很清醒的知道外来的所有的这种画种、方法、观念,都应该是对自己文化的转身起到助力作用的,中国文化从来都是对西方文化或者对外来文化进行学习借鉴,然后融会贯通的过程,从来没有失去自己。尤其现在AI时代来了,大家都在问:艺术会不会被AI替代?绘画还能不能继续发展?咱们该怎么守住自己的东西?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七个人都特别确定:中国画在全世界的艺术里有独一无二的地方,肯定有值得坚守的东西,绝对不是图像时代或者AI能随便替代的。艺术的核心是人的生命体验,每个人的经历、感受都不一样,这种独特的光芒不仅能照亮自己,还能传递给别人,让大家看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创造的艺术有多不一样。所以啊,坚守咱们自己的艺术特色特别有必要,这不是说咱们不接受新东西,而是得在学别人的同时,守住自己的根。我们七个人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也想把这个想法分享给大家。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事、民族美术艺委会名誉主任殷会利:

刚才尚可老师说了,我们墨局七人都来自不同的高校,其实中国艺术高等教育算下来不到百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每个学校也都有代表性人物,他们的艺术成就和核心精神领着学校走,也影响了学术教育方向。像央美讲究把西方观念和中国文化融合,国美注重传统笔墨的延续,西安美院更关注现实生活,各有不同。我们七人里我是中央工艺美院毕业的,可能是唯一一个不是学国画的,但学校传统对我的影响很深。工艺美院的领头人吴冠中、张仃,他们都不是学国画的,一来学术背景不同,二来工艺美院一直强调艺术要服务社会,接受新事物、新的设计语言,这些其实都影响着学院方向。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传统的吸收好像比别的院校差一些,这对我是个缺憾,但也让我没那么多束缚,能按自己的思路追求艺术。“墨局”每到一个地方,跟当地的学术大家们交流,每次展览后我们也都会产生新思考、新创作。从第一站到现在,作品差不多换了一半了,所以我认为这联展的形式特别好,让我们能跟当地的名家交流,一方面感谢大家的参与,另一方面也真心希望听到专业的批评,你们的鼓励让我们有信心,批评更能帮助我们校正方向,这都是我们内心需要的。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晓辉:

我们几位创作者都在艺术实践中走过了40余年,从80年代初至今,这期间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变化最大。它是问题最多、发展最无固定标准的门类,其审美、造型和时代要求不如花鸟、山水稳定。现代人物画以表现生活形象为主,至今约只有百年历史,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建院时间相近,此前并无此类表现方式。水墨人物画相较于工笔人物画,因写意性强,不确定性更大。我个人更注重探索水墨独特的写意性,以及其造型方式、语言与毛笔语言之间的关系。由于我们从事教学工作,在与新一代年轻人交流时,常面临话题脱节的问题,这促使我思考。因此,我的创作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合教学和社会文化需求的艺术作品,另一类是纯粹作为个人精神寄托的创作,例如民族生活化题材和其他精神类题材的作品,这就如同人们在不同场景下会展现不同的形象。在这个时代,我们与生活、理想的追求都并非直线,常常需要通过艺术或行为的方式迂回探索。尽管我的创作会有不同方向的尝试,但整体上始终与大家一致,那便是坚持个性化与大众化的兼顾。

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曹宝泉:

关键词:墨局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