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洪厚甜丨对中国书法传承中传统的思考(四)

洪厚甜丨对中国书法传承中传统的思考(四)
2025-07-01 11:01:3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我们在对待传统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局限,你知道的不是全部,你知道的甚至是局部的一个局部。我们知道苏东坡,如果你不认认真真看《苏东坡传》,你就只知道苏东坡一个《黄州寒食诗》,还有个《祭黄几道》,你还知道米芾有几个手札,《昨日帖》等。但是你知道苏东坡整个生长在眉山的时候一个文化态吗?苏东坡为什么被欧阳修一下子就相中了?里边有没有一种家乡人的概念?欧阳修他父亲在绵阳做官,他出生在绵阳,苏东坡在眉山,都是四川老乡,文章又写得好,他特别喜欢。眉山地区当时的文化非常之繁荣,光进士那几年就考了几百个。整个四川在元代以前,文化形态是相当的繁荣。四川文化经过几次大洗劫,第一次洗劫就是元代蒙古人入侵,把四川文化整个几乎扫荡空了,就是一个重庆的钓鱼城,我们合川的钓鱼城,打了30年打不下。第二次是张献忠入四川,四川基本上是该跑的跑了,该杀的杀了,成都现在的天府广场,就是以前三国时候的皇城,那个地方的野草一人多高,那里有老虎,城里边有老虎。

图片

清代入驻四川以后,建立省府是在阆中,阆中18年,整个政权都没在成都这一块儿,就在阆中这一块,你可见这个文化一下子几乎是灭亡了。你看这次我们考古发掘的江口沉银,以前是传说,现在就证实了,全是搜刮的这些大户人家的金银财宝,最后弄不走,他要跑的时候就把它沉在那儿,想着今后回来再来取,打捞了很多东西都是。所以说整个文化形态破坏得厉害,这里边我们很多人没有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消失了。你看甲骨文在什么时候发现的,清代末年王懿荣从下人买的药里边,在龙骨里边看见了那个,才开始注意这个东西,第一个发现就是在清末的时候,才开始出现,甲骨文这么完整的一个文化形态、文化体系。但是你要知道是在清代才被关注,清代以前的人连甲骨文这个东西都不知道,你说他们脑子里面的传统有甲骨这一块吗?没有,那么我们敢不敢保证100年我们这一代人、几代人之后,突然又发现了比甲骨文还早的,或者在形成过程中的成体系的东西呢?你真的没法说。也就是说传统是不断地在发掘的过程中被充实。

图片

那么你说你看的多,我们现在看得见王羲之的一个真迹吗?没有,一个字都没有,我们看的最接近王羲之的就是唐代的复制品,你看到的不是真实,我们都看到了王羲之的影子,而没看见王羲之本人,就我们知道的传统不是传统本身的全部。我们这座大楼,除了在图纸上能够看到它的全貌,你站在哪一个角度能够看见它的全貌?你站在前门,你站在侧门,你站在后面,都只能看见局部,就好像我们人与人见面一样,我看到你的脸就看不到你的后脑勺,还有我们的衣服遮蔽呢,你看到人的全部了吗?他不是。就所有的传统都是这样的,书法的传统,你看到了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你看到了《黄州寒食诗》之前的苏东坡的状态了吗?我们看见了王羲之,他作为我们后世中书圣地位的一个伟大人物,他有赖于唐太宗特别的喜欢他,把天下所有的王羲之的都集中了,你说这个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我们一般人肯定觉得是好事儿呀,唐太宗广纳天下收藏他的,这些当官的都想朝贡,能够给皇上送一个王羲之的东西,哪怕是可能是王羲之的东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是吧?这样就把天底下所有的有可能传承的东西一下集中了,集中了是好事,但也是坏事,易毁,朝代一更替,一毁俱毁,所以你现在要在民间去找一个,可能没有。

关键词:洪厚甜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