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聊天,说起游历故事,自己多是想不起来具体细节,很多经典的地方,都模模糊糊(意大利记得牢是因为刚下飞机手机就被偷了)。轮到我讲,我都会感慨:没有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啊!
我在上海快三十年,没有去过湖州。做画家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人生苦短,哪里去得了那么多地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多是以自己为原点,半径范围稍有扩大而已。古人预判了这个两难问题,人活一世跑不远也逃不掉,于是提倡“神游”。我们从善琏出发专程往访卞山,从视觉上和王蒙《青卞隐居图》对不上一毛钱关系,都说是神游,这个时候有人叫道“瞎编”,引来一片叫好嬉笑。
玩笑归玩笑,神游久了,若是不接地气,就会走到瞎编的地步。于是现实主义提倡写生,这很有道理。写生不但必要,后来还形成了课程,甚至流派,就又进化出了“问题”,本来是打破枷锁,打破本本主义,没想到又掉入到另一个“本本”。我看当下写生都喜欢用大纸、大画布,而且越来越大。看看写生的纸和布有多大,就知道问题有多大,总之是越来愈大。
我的一点体会:写生的核心是“放松”,也是放下、放过。放过自己、放过流派师承、放下学过的东西和成见,以小我神会大我,以放松寻觅“感觉”的蛛丝马迹。如果生发出一点点的新感受,再落实到纸面,那就不虚此行,若遇传说中的灵光乍现,最是弥足珍贵。此次写生,多雨,我画一画也转一转,被现场的“认真派”和“不画派”同时引以为同类。其实我两边不靠,……是“放松派”,得其环中。
在湖州善琏镇湖笔厂看毛笔,想到了京都访笔的事情。我访问的雅田老师三代画家,家里藏的笔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见到“贺莲青制笔”,我没有听说过。这次在善琏,好多关于笔的知识都解了惑:“贺莲青为清代善琏笔工,清道光年间于京城“走笔包”,后其子于道光十年(1830)在北京创设最早的笔店。贺莲青笔为正宗湖笔,自清晚期至民国,贺莲青笔声誉很高,在名人、名家阶层也十分流行,如严复,黄宾虹等在其日记、信函中都曾提到贺莲青笔,可见当年影响十分深远”。我在京都问了一下老毛笔价格,贺笔长峰纯羊毫一支要价人民币六千多。这也印证了善琏笔厂参观后的感受:制笔流程这么辛苦,如今毛笔真不算贵!
安吉盛产扇骨,访问吴昌硕故居,刚迈到院子里,就有朋友来电约我画些扇子。同行画家来自江浙沪皖四地,大家听到这事都笑:昌硕先生最关心的还是海上画家……这也很有意思,是为记。
(文/庞飞,《从湖州到安吉》,2025.6.26,来源:海上水墨)
作品欣赏
画家简介
庞飞,1973年生,陕西紫阳人。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画作品参加第十一届、十二届(获奖提名)、十三届(进京作品)全国美展和第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首届上海中国画展(优秀奖)。2014年入选上海市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2017年创办是山雅集,2018年创办江南菖蒲大会。好蒲石、能造园,多有实践。
个展:
其境——庞⻜作品展(2020年11月ART021艺术博览会)
云起——庞⻜作品展(2021年5月苏州博物馆)
青苔上——庞飞作品展(2021年10月北京画院美术馆)
点睛——庞飞作品展(2024年4月宁波天一阁博物院)
仁者乐山——庞飞作品展(2024年8月上海奉贤博物馆·言子书院)
双个展:
马可鲁、庞飞作品展(2021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馆)
出版:
《庞飞作品集》上下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点睛·庞飞水墨人物》(福建美术出版社2024年)
作品收藏: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苏州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中华艺术宫、上海档案馆、山东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宁夏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等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