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风景画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既是对自然的凝视,也是对内心的观照。廖正定的风景油画,既不沉溺于古典的精确描摹,也不陷入当代艺术的观念漩涡,而是在静谧与流动之间,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平衡点。他的画作不刻意强调视觉冲击,而是以含蓄而深沉的表达,让风景在画布上自然生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这种艺术特质,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可感知的实在性,又蕴含着超越物象的精神维度。
廖正定 市郊田趣 73X92cm 布面油画 2025年
在廖正定的油画中,色彩并非仅仅服务于形象的塑造,而是成为情感与氛围的载体。他的色彩调性往往偏向内敛,不追求鲜艳夺目,而是通过微妙的层次变化,让画面呈现出一种温润而深沉的质感。这种色彩运用方式,使得他的风景既真实又超然,仿佛自然界的光影被赋予了一层诗意的滤镜。
尤为独特的是,他的色彩具有一种“记忆性”——不是对某一刻风景的即时记录,而是经过时间沉淀后的心灵映照。
廖正定 旧区巷陌 73X92cm 布面油画 2025年
廖正定的笔触既非古典油画的细腻平滑,也非表现主义的狂放不羁,而是在精确与自由之间游走。他的笔触时而松动,时而凝练,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使画面既稳定又充满流动的生机。这种笔触语言,让他的风景画在静态中蕴含动态,在秩序中暗藏变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描绘自然元素——如树木、水流、云霭时,笔触往往带有一种“未完成感”,但这种“未完成”并非技术上的缺憾,而是一种艺术上的留白。它让观者的想象力得以介入,使画面在有限的视觉信息中延展出无限的可能。
廖正定 临溪乡居 73X92cm 布面油画 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