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陈钰铭 | 水墨人物画的探索与教学心法

陈钰铭 | 水墨人物画的探索与教学心法
2025-07-03 16:23:4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自上世纪中叶起,西方学院教育的渗透,让中国画在与其他画种的交融中,悄然经历着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深层变革。

陈钰铭深耕水墨人物画数十年,以独特实践诠释着自己的艺术理念:他从生活中汲取鲜活养分,却不止于对物象的简单描摹;在简与繁的辩证中打破程式,于笔墨探索里彰显个性,让主观意念与整体意象在画卷中自然流露。其艺术之路,恰是当代中国画在传统根基上向当下延伸的生动注脚。

空白图.png

自1950年代开始,由于西方学院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不断走向正规化,中国画在“写生”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与油画的“写生”越走越近,美术学院的学生,不论中国画系还是油画系,所受的基础写生教育越来越相同,遂使黄宾虹所推崇的在研究中国笔墨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写生,成为在“写生”的基础上改造中国画的潮流。在人物画、山水画方面形成了建国以后以写实主义为主流的新中国画传统。对建国以后中央美院的写生教学,中央美院教授卢沉先生做了反思,认为它与创作训练是脱节的,也就是说,中国画写生,有一个把自然形态转化成艺术形态的问题。卢沉提倡创造性的写生,实际上是讲在写生中要有写意,要有画家心中的意象表达。

空白图.png

陈钰铭在长期的人物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这一重要特点,他要求学员深入生活,突出写生,强化速写,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来自于写生,画面主体均来自于写生形象,并在写生和速写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这样做的好处是人物形象多样化,生动而富于生活气息,避免了当下一些画家闭门创作,人物形象概念化和公式化。陈钰铭先生的教学活动,十分强调现场写生与速写,但同时也要求学员在写生过程中加强主观意念的表达,从速写开始,艺术家就进入了一个抽象性的提炼过程,在写生过程中力求表达对象的动势与神态,而在创作过程中,则更突出地表现画家内心强烈的整体意象。对于中国人物画的“写生”,蒋兆和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国画写生所要求的目的,在于充分理解各种物象的结构,不为表面繁琐的光暗和周围环境所影响,而刻画其精神本质。”

空白图.png

陈钰铭先生教学主张“面对一件物体时,我们不单单是为了画它的形,而总是想表现更多的内容和感觉,这时,作品将会更有意思。一旦进入一个局部世界,这个局部包含与整幅一样的分量和水墨空间,就觉得有画不完的内容,繁与简在画面上讲也只是相对而言。繁要繁得有质量,而不是无意义的重复。不是堆砌,古人曾有密不透风之说,也是这个道理。在一个局部中,你只要掌握其中笔墨的要素,就不会显得多余而是恰到好处,更易咀嚼。中国画传统讲究简笔,是有它特殊的文化背景的。简,在中国哲学范畴中,是精练,是以一当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意思。”

空白图.png

他指出:“中国艺术历来强调一墨大千,删繁就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画的法则与理念。简,在水墨画中表现为表象的用笔用墨的精当,乃是一种“无”的境界延伸,是虚写之处,正是此中包含着丰富的意蕴与绵延无尽的内容。因此,中国画中的简,难度最大,技巧要求最高,修养也将受到检验。”

空白图.png

“中国画传统讲究用线的质量,这线的质量又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历代人物画家把勾线往往放在重要的位置,直到北宋以后的石恪、梁楷和牧溪和尚存减笔、破笔、泼墨的技法上,才有了新的创造。在美院上学时,大多水墨人物的课程都强调减笔,注重笔墨的生动和质量。如果以这种方法,单独去画一个人或几个人,也许能达到一种好的效果,但要表现大场面,就显得单调、软弱无力了。在我这里,就想把古人绘画中的笔墨追求,放在作品中一个局部。作品的繁否,我觉得无关紧要,关键这繁是否有质量,是否耐看。要繁而不繁,恰到好处;如繁得有质量,这繁就有意义。”

空白图.png

“中国画传统讲究用线的质量,这线的质量又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历代人物画家把勾线往往放在重要的位置,直到北宋以后的石恪、梁楷和牧溪和尚存减笔、破笔、泼墨的技法上,才有了新的创造。在美院上学时,大多水墨人物的课程都强调减笔,注重笔墨的生动和质量。如果以这种方法,单独去画一个人或几个人,也许能达到一种好的效果,但要表现大场面,就显得单调、软弱无力了。在我这里,就想把古人绘画中的笔墨追求,放在作品中一个局部。作品的繁否,我觉得无关紧要,关键这繁是否有质量,是否耐看。要繁而不繁,恰到好处;如繁得有质量,这繁就有意义。”

“如果简得没质量,单去追求一条线的变化,我们走不出古人的阴影,面对现代人物就会束手无策。不能因为古人没有去为我们准备好,一套去画人物现代的技法或线描方法,而回避现代题材的作品。所以,我以为画的简与繁无关紧要,一重要的是是否用你的笔墨方法说你想要说的话。因此,不能在画现代作品时,一落笔先要想想古人是怎样要求的,古人是怎样画的,这样就束缚了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空白图.png

“简与繁在画面里,是对比存在,是一种互为补充、互为渗透、互为关联、互不可分的关系。也许你所画的繁,在你的画面里是简。简与繁如果不去与古人模式相比,也就不存在必须用简笔去画。

空白图.png

“如果用笔在你的作品里能说明问题,也达到了一种境界和效果,这就很好。如果你所表现的题材,需要反复去塑造才能达到你所想表达的意境,就不必要勉强自己,一定要去拿别人的方法给自己套上一根绳索。在我的作品里,大部分是从局部开始寻找自己的水墨构成形式和语言,我首先考虑所画的是笔墨形式,然后再考虑它是什么。只要能表现更多的内容,不妨就大胆说出来,不左顾右盼、吞吞吐吐、含含糊糊。寻找新的语言形式是一种尝试与学习。”

空白图.png

“一幅作品,想表达的内容很多,画面里所要寻求的各种绘画因素也很多,这里有笔墨技巧,也有对笔墨的认识。但更重要的是画家个人怎样认识所面对的对象,同样去画一座山,你自己心目中的山和你的表现方式与别人一定不同,这时就需要你自己努力去把这种与别人的不同画出来,这就是你自己的语言。

陈钰铭作品欣赏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请横屏欣赏

空白图.png

请横屏欣赏

空白图.png

请横屏欣赏

空白图.png

请横屏欣赏

空白图.png

请横屏欣赏

空白图.png

请横屏欣赏

空白图.png

请横屏欣赏

空白图.png

请横屏欣赏

空白图.png空白图.png

(来源:古城书画)

画家简介

陈钰铭·水墨人物画 | 在传统与当代的夹缝中绘出一条通往人心的路

陈钰铭,1958年生于洛阳,籍贯河南夏邑孔庄乡客陈楼村,1976年入伍。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结业于中国美院中国人物画高研班。一级美术师,曾任总政解放军画报社美术编辑,总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第六、七、八届中国美协理事,现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中国画院院外画家。

(责任编辑:尹子怡)
关键词:陈钰铭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