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齐鲁风骨入毫端——李承志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精神与地域魂魄

齐鲁风骨入毫端——李承志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精神与地域魂魄
2025-07-03 16:40: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李承志的写意语言充满“以书入画”的张力。他深谙山东书法“碑学”传统的厚重,将《张猛龙碑》的方劲、《石门铭》的苍茫融入笔意:画荷茎以中锋竖写,起笔如刻石般沉实,收笔带飞白似刀削斧劈,墨色由浓至淡自然过渡,宛如齐鲁汉子的脊梁,刚直中见韧性;点染叶片时,喜用“破墨法”,先以淡墨铺底,趁湿泼浓墨,让墨色在宣纸上自然渗化出斑驳的肌理,恰似山东丘陵地貌的苍莽质感,这种“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笔墨效果,让花鸟物象有了可触摸的土地温度。

他对“写意”的理解并非简单的概括,而是“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提炼与升华。画麻雀时,以浓墨数笔点染头背,留白示腹,仅用焦墨勾出喙爪,却通过翅膀收放的角度、尾羽倾斜的弧度,精准捕捉到乡野禽鸟的灵动憨态;写秋菊时,以大笔侧锋扫出花瓣的偃仰,用赭石与墨色的交融表现枯荣交替,寥寥数笔便勾勒出齐鲁秋日“采菊东篱下”的生活意趣。这种“以少胜多”的写意智慧,既源自对自然的长期观察,更得益于山东文化中“重意尚简”的哲学思维。

从齐鲁大地生长出的写意精神

李承志的写意花鸟画,是一场地域文化与传统笔墨的深度对话。他以山东人的厚朴性情为笔,以齐鲁山水的雄浑气象为墨,在“逸笔草草”的写意传统中注入了北方文化的筋骨血肉——那笔墨间奔涌的,既是泰山松的刚劲、黄河浪的磅礴,也是山东人对土地与生命的炽热深情。当我们在他的画前驻足,能看到的不仅是花鸟的形神之美,更是一种从地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的艺术生命力:它让传统写意精神在当代语境中接上了“地气”,也让齐鲁文化的魂魄通过水墨丹青获得了新的言说方式。这或许正是李承志艺术的价值所在:以笔墨为桥,让地域的精神光芒,照亮写意花鸟的当代征途。

关键词:李承志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