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今晚20:00相约BRTV《美术中国》栏目,一同走进王铁牛的艺术世界

今晚20:00相约BRTV《美术中国》栏目,一同走进王铁牛的艺术世界
2025-07-05 15:42: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BRTV纪实科教频道《美术中国》栏目

画笔应时代——王铁牛的艺术人生

全国首播时间:

7月5日(周六)20:00

BRTV纪实科教频道《美术中国》栏目

(覆盖全国7亿多观众200多个中心城市)

北京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

7月9日(周三)北京时间11:08

《美术中国》栏目覆盖播出: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

新媒体端:

《北京时间》app,7月5日晚20:00同步直播(《北京时间》是北京首个市级融媒体平台,也是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新媒体音视频客户端,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各个电视频道、广播频率一体化采编联动,融合传播。北京时间客户端累计下载量5020万,端外矩阵粉丝量超5000万,覆盖用户1亿+)同时也在BRTV纪实科教频道视频号(粉丝280万)、《美术中国》抖音号、今日头条、个人视频中播出。


为历史留影像,为世界传递美。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现实主义油画家之一,王铁牛先生在全景画、大型美术创作和油画风景写生上,均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作为一名杰出的继承写实主义衣钵的画家,他的写生着意于现实与理想的完美调和,于思辨与理性中洋溢着热情与诗意。今天我们来到了他的画室,看他如何以情怀绘赞歌、以画笔应时代。

王铁牛先生与主持人佳璇

王铁牛先生出生在艺术世家,父亲王盛烈先生是关东画派的创始人、中国画艺术大师。优秀的艺术基因让王铁牛先生从小就对绘画显露出过人的天赋,也在父亲的影响下,坚定地走在现实主义道路之上。作为名门之后、名师之徒、名校之师,“三名”的背后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绘画的诚挚、对造化自然的崇仰和感恩,他也用手中的画笔绘就了独属于他的艺术人生。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王盛烈先生的《八女投江》和王铁牛先生的《大庆石油会战》、《上甘岭战役》同时出现在建党百年的展览中,父子二人的同时空交汇是历史的缘分,更是艺术的传承。

王盛烈先生作品:《八女投江》

1957年

154cm×392cm

《八女投江》是王盛烈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表现东北民主联军中八位女战士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的历史画作品。

这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传世巨制,也是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的扛鼎之作,已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在创作上,王铁牛先生继承了父亲的现实主义之路,但又另辟蹊径,于油画方向取得了突出成就。不同的笔法表现,相同的是父子两代人的时代担当。

王盛烈先生作品:《耕者》

1984年

123cm×396cm

王盛烈先生一生总是以“耕者”自居,他具备一个朴素劳动人民的情感,也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作了这幅《耕者》。同时也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他像个耕者一样耕耘在自己的艺术的田野里。

王盛烈先生一生执着于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与他深爱着的这片沃土紧密联系,受父亲的影响,王铁牛先生的作品中也总是洋溢着凝重的历史肃穆感和严肃的现实人文关怀,他热爱脚下的黑土地,也将这份热爱融入到了他的创作当中。

王铁牛先生作品:《周总理和大庆工人》

1977年

60cm×50cm

1977年,当时还是工人的王铁牛先生创作了一幅反映周总理和大庆工人在一起的作品,入选了1977年的全国美展。

王铁牛先生作品:《大庆石油会战》

2021年

300cm×680cm

时隔四十多年后,他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大庆题材,创作了《大庆石油会战》,表现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群石油工人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群像。

早春的东北大地白雪皑皑,铅灰色的天空与遥远的地平线之间,一道清晨的曙色透出,王铁牛先生用画笔描绘出了那个充满困难却又热情洋溢的时代。与祖国共命运,他将对大庆和那个年代的情感全部注入作品,而他的人生也因《周总理和大庆工人》开启了新的篇章。

1977年,王铁牛先生顺利考入了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同时又接到了沈阳军区政治部的入伍通知书。最终,他选择穿上军装,在部队一待就是12年。在这期间,他又经历了一段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专业学习美术的珍贵时光。

全景画《攻克锦州》

王铁牛先生主创部分

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之后,王铁牛先生参与了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的创作。题材重大、形式特殊、任务艰巨,三年的磨砺为他后来军事历史题材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他今后三次创作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打下了基础。

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

王铁牛先生主创部分

第一次,是王铁牛先生参与创作的为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创作的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

王铁牛先生主创作品:《上甘岭·1952》

2007年

200cm×450cm

第二次,是为原南京军区军史馆创作《上甘岭·1952》。

王铁牛先生作品:《上甘岭战役》

2020

300cm×670cm

第三次,是为建党百年历史画工程创作的《上甘岭战役》。

为了再现真实的战场,王铁牛先生阅读了大量史料,走访了多位志愿军战士,还亲自穿上志愿军衣服在雪地里翻滚、拿起武器做出标准的战斗动作,体会战士的精神力量,选取有创作价值的造型,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创作任务。

每一代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创作使命,王铁牛先生曾亲赴朝鲜,创作出震撼心灵的《上甘岭战役》一作,让我们于战火的硝烟当中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他用画笔永久保留下了这段属于所有中国人的历史记忆。

艺无止境,王铁牛先生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远赴油画故乡俄罗斯,在列宾美术学院继续深造。

经过不断钻研,王铁牛先生已经成长为一名修养深厚的全能型画家,风景画、人物肖像画、宏大场景的历史画等各种题材他都信手拈来。几十年来,他始终笔耕不辍,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扎实的写实功底完成了一幅又一幅经典作品。

王铁牛先生作品:《在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上》

2018年

205cm×350cm

王铁牛先生作品:《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上》

2020年

150cm×120cm

历史题材的作品总是严肃的、厚重的,而自2012年王铁牛先生从热爱的教学岗位退休之后,他便开启了他的风景人生,一个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他在风景写生中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更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忘我体验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获得向真、向善、向美的力量。

近十年来,王铁牛先生一直致力于参加文艺志愿服务,不仅践行了自己的艺术理念,也能为百姓画像,为基层培育美术骨干。

2021年2月,王铁牛先生被中国文联推荐为最美志愿者。以赤诚之心,让文艺的力量感动祖国每一个角落,王铁牛先生用他平凡的身躯,做出了不平凡的文艺志愿服务,这也贯穿了他的生活与生命。

王铁牛先生作品:《油菜花开入画来》

2022年

200cm×350cm

2022年,王铁牛先生接到了新的创作任务,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领域的新气象。面对这样的主题性创作,王铁牛先生就想到了将自己参加文艺志愿活动的场景表现出来,于是创作了这幅《油菜花开入画来》。

这幅画最终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收藏,也是他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第三件被收藏的作品。

王铁牛先生扎根时代生活,每一笔都生动地描绘着他对人民和对油画事业深深的热爱。他有着画家的敏锐专注,也有着传道授业者的热情诚挚,他以坚实的行动身体力行着志愿服务精神,更以饱含情感的作品为我们诠释了最纯粹的艺术。

回首七十余年峥嵘往昔,王铁牛先生始终坚持自我,笃定所选。他历经岁月洗礼,始终以赤诚之心去感悟历史,记录时代的温度;他身背画箱,继续以虔诚和敬畏之心在大千世界中体会自然之美。跨越人生的长河,变化的是作品,不变的是初心。

让我们走进BRTV纪实科教《美术中国》,看王铁牛先生如何以情怀绘赞歌,以画笔应时代!

(来源:BRTV纪实科教)

艺术家简介

《丹青铸魂》 | 与徐里一起走近王铁牛《上甘岭战役》,聆听画布上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王铁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荣誉会员,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理事,留俄(苏)美术院校校友会会长,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荣誉博士,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荣誉教授。

(责任编辑:尹子怡)
关键词:王铁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