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人不倦,形境相生,在墨色浓淡间勾勒出世相百态与天地精神——这就是中国画坛实力派画家杨晓刚。
杨晓刚出生于泉城济南,自幼习丹青之术,弱冠之年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拜范曾、杜滋龄诸先生门下修习传统笔墨。及至学成,其作十二次入选全国美展,六度折桂,齐鲁画坛惊为异数。而立之年已为山东最年少中国美协会员,后执掌山东美术馆,领一方艺术风骚。
观其三十载艺途,恰似其笔下墨痕,初时清浅,渐入浑厚苍润之境。
《藏地圣颜》240×200cm入展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一、艺术历程与成就
杨晓刚的丹青之路以勤勉为阶。1997年,其作《我的视角》首度入选全国首届水墨人物画展,更以简净笔意夺得山东展区魁首,初露锋芒。此后数载,他如耕砚老农,笔耕不辍: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获金奖。尺寸:125cm×180cm
1999年,《强国梦》《秋雨》双璧同登第九届全国美展殿堂,兼揽齐鲁一等奖;2005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悲怆之思绘抗战铁骨,获全国画展金奖;至《满月》摘得“齐白石奖”铜牌,《南渡北归》、《藏地圣颜》分别再入十二届和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其名已镌入当代中国画史册。而今身为山东美术馆长,仍以绘人不倦为志,墨池水暖,砚田长青。
《南渡北归》国画160cm×180cm入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二、笔墨意境
杨晓刚作画,深谙“形境相生”之理。其笔锋游走于疏密浓淡间,衣纹褶皱以垂重排比勾连,如《祥和》中人物衣袂层叠如云,顿生肃穆庄严之气。墨色则求清雅,晕染之际尤重韵律节奏:
《侗寨清音》国画195cm×180cm
“用笔细腻而流畅,坚毅而自然,在墨色渲染中,表现严谨节律,在笔墨往复交织中,不减线条的精炼与细腻”。观《高原的眼睛》《侗寨清风》诸作,人物轮廓以简练线描勾定,而皴擦之法融于肌理,远观若山水皱褶,近察则血肉丰盈,传统程式于此焕发新生机。
《高原人家》180×95cm
三、人物造像之哲思
其最独绝处,在于人物情态之超然静谧。寻常画家汲汲于眉眼传情,晓刚却反其道而行——滤尽喜怒形色,代以平和淡然。《千年古风》中人物眉目低垂,《雪域亲情》内妇孺神色澄澈,皆如入定老僧,洞悉世相而波澜不惊。此非无情,实乃大情若寂。恰如潘鲁生所悟:“他简略甚至弱化人物的表情,转而表达出一种超脱平常的静谧与神闲气定,给人以平静的力量。”
观者凝神相对,自能于无波古井中,照见生命深流。
《千年古风》220×170cm
四、历史文脉的当世传承
身为齐鲁子弟,杨晓刚深怀文化使命。近年所作《齐鲁先贤》系列,以水墨为舟楫,溯文明长河而上:
孔子临兰沉吟,王羲之曲项观鹅,辛弃疾挑灯看剑,李清照倚竹诵词。他笔下先贤非庙堂泥塑,皆具鲜活气韵。《孔子咏兰》宽袍大袖间隐现哲思,《辛弃疾诗意》眉宇含英侠之气。此系列以古韵新诠之法,将山水意境化入人物空间,衣纹如峰峦起伏,留白似云霭流转,令千年文脉在当代宣纸上重生。
《羲之爱鹅图》200×90cm
《诗圣杜甫》180Ⅹ90cm
五、艺术哲思与当下观照
其创作之根,深植于现实土壤。杨晓刚常负笈远行,入藏地、访彝寨、驻侗乡,所作《藏地圣家》《高原母亲》等,皆从民间百态中淬炼真金。
他笔下农妇牧民,不施华彩而自有尊严;惠安女子踏浪,不假娇柔而尽显生命韧性。静穆其表,炽热其里。
“他的作品来自人民,来自生活,来自出新”,潘鲁生此评,道破其艺术真谛。观其《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章华妹》色稿,市井小民与时代巨变悄然相映,水墨丹青竟成历史注脚。
《惠风》180×90cm
《岁月》81.5cm×62cm纸本国画
今岁仲夏(2025年6月),“世象心研”画展于临沂揭幕,近百帧作品悬于素壁,如开四时画卷。
自藏地喇嘛至春秋圣贤,从惠安渔女到抗战英烈,芸芸众生在其笔端皆归于静水深流之境。晓刚以弱表情之法铸大情怀,用简淡笔墨藏万千丘壑。其画如古琴曲,弦外之音最堪寻味;亦如明前茶,初尝清浅,回甘绵长。
齐鲁画脉得此传灯者,幸甚至哉!
(文/刘志勇,来源:丹青新视点)
《祥光》245cm×375cm
《圣梦》220×170cm
《圣境》190cm×175cm
《盼》125cm×80cm
《沐清玉洁香如故》197cm×124cm
《初雪》125cm×80cm
《惠风和畅》192cm×167cm
《藏地欢歌》220cm×182cm
《哈萨克小姑娘》136cm×68cm
《祈愿》87.5cm×62cm
《心诚》87×62cm
《甘南风情之一》200×100cm
《甘南风情之二》200×100cm
《茶圣陆羽》180×90cm
《南开校父——严修》180×90cm
《孙中山》180×90cm
《苏东坡》180×90cm
《留守家园》150cm×150cm
《从胜利油田走出来的院士——翟光明》180×90cm
画家简介
杨晓刚,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二级岗专家)、中国传媒大学美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政协常委、济南市政协常委、山东中国统一促进会副会长、2019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作品先后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