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未来的夹缝中,在宏大叙事与一粒尘埃的罅隙里,白露洋的画笔像一把精准的时空手术刀,切开现实的表皮,露出内里流淌的诗意与荒诞。
他的视觉世界拒绝被简单定义——既非怀旧的咏叹调,也非未来的预言书,而是以水色为媒介,将“无用的细节”淬炼成黄金的实验室。
由湖北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水彩画艺术家白露洋同名展览“白露洋”于2025年7月9日至8月15日在湖北美术馆负一楼特展厅展出。本次展览是湖北美术馆“学院空间”系列展之一,由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担任策展人,将系统梳理并集中展出艺术家白露洋的重要代表作及最新创作近40件/组。
白露洋,出生于湖北武汉,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水彩画艺术委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水彩画创作研究。作品连续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多次获全国水彩粉画展、湖北省美术作品展奖项。
白露洋的视觉表达透过艺术将自我和这个世界建立起有效的关联,其创作为水彩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径开辟出了一种认识空间和想象空间。白露洋的作品融合无尽想象与对“无用细节”极致刻画的智慧,最终指向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崭新的现代性重塑。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白露洋艺术表达的一次重要呈现,更是湖北美术馆持续推动本土艺术生态发展、探索水彩艺术当代转型的重要学术项目。期待邀请观众一同走进白露洋的视觉世界,感受其如何以视觉图像创作,承载历史的回响、现实的观照与未来的畅想,驶向艺术表达的新境。
展览于2025年7月11日在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举行开幕仪式,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专家等外地嘉宾及相关高校、机构相关负责人、艺术家、媒体代表出席开幕式。
前言
阅读白露洋的视觉图像世界,阅读者时时会被一些看似“无用的细节”所吸引。那些“无用的细节”又时时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引导着阅读者走进白露洋的艺术世界。白露洋透过艺术将自我和这个世界建立有效的关联,从而为水彩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径开辟出一种认识空间和想象空间。
白露洋的视觉表达路径和视觉叙事逻辑来自三个方面。
一、他以一种介入历史与现实的姿态,一方面将文化视角伸向历史记忆的深处。虽然白露洋极尽细致地描绘出多种重型器械,阳光和斑驳的厂房,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但透过穿透空旷的厂房的那缕阳光,却又为废墟点燃着走向未来的希望。随心所欲的线,碎片化的光斑、色块,不经意间诉说着社会转型之痛及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所带来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变化。
二、另一方面,白露洋的视觉表达和激变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关联。白露洋以一种形神不散但心却放旷辽远的散淡,书写着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城市、自我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和事。以“自我之散淡”去穿透社会历史文化现实的困境与迷茫。倾注其间的是关于美学叙事的范式转换和弥漫其间的隐喻象征,这构成白露洋艺术新质形式的诗学特征。
三、他以一种非叙事、非虚构的视觉讲述,去应对AI、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白露洋近期的视觉探索充斥着诸多科幻、想象的筑梦空间。当传统文化密码遭遇外来星球文化,当传统文明与当代文明不期而然相遇时,阅读者深思科幻现实主义与当代艺术的关系,从而站在面向未来的视角,从全球范围再看中国艺术,再看中国宏观社会变革等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得以从微观层面,静观社会精神风貌的变迁。
白露洋用他所精擅的那些“无用的细节”终究摆脱叙事,摆脱平庸,直至取得一种超越可视性的惊奇。白露洋立足生存实境、社会现实,以非叙事、非虚构的视觉讲述,将自我内敛的才情,奔放的激情及对艺术的一往情深,透过随心随性的涂抹和冒险,求新求奇求变中的不懈努力,并融合着自我无尽的想象和对“无用的细节”极尽描述之智慧,重塑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的现代性。
(文/冀少峰,湖北美术馆馆长,2025年7月)
无用的细节
阅读白露洋的视觉图像世界,阅读者时时会被一些看似“无用的细节”所吸引。那些“无用的细节”又时时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引导着阅读者走进白露洋的艺术世界。阅读者一旦走进了白露洋的艺术世界,其实也就走进了白露洋的内心世界。弥漫其视觉图像间的是白露洋永不消褪的追问的激情。而在孤寂中的坚守与探求,亦构成了白露洋艺术的实践路径和视觉叙事基调。透过这些“无用的细节”,白露洋隐秘地讲述着令阅读者不安的紧张感,不详之兆的预感及中年危机和整个社会所普遍弥漫着的焦虑的生存体验。他隐秘地讲述着现代社会人的心灵的危机——“生而平凡却不甘平庸,充满爱欲却屡屡失望。”现实的荒诞和碎片化,改变着每一个置身其间的人。白露洋透过艺术将自我和这个世界建立起有效的关联,从而为水彩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径开辟出了一种认识空间和想象空间。
▲《大江大河1》
纸本水彩
110cm×150cm
2019年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进京作品、第十三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银奖作品)
来自三个方面的视觉叙事,清晰地表露出了白露洋的视觉表达路径和视觉叙事逻辑。他以一种介入历史与现实的姿态,一方面将文化视角伸向历史记忆的深处。阅读者可以看到航拍视角下旧工业的辉煌与记忆。《钢城印象》(2022、2020)《大江大河》(2019)中,在宏伟中透露着寂寥、荒芜与荒废,高耸的烟囱,巨型的厂房,空无一人的工地车间,毫无生命的活力与生机。有的只是工业废墟所带来的愁绪与惆怅。虽然白露洋极尽细致地描绘出多种重型器械,阳光和斑驳的厂房,往昔的激情燃烧岁月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但透过穿透空旷的厂房的那缕阳光,却又为废墟点燃着走向未来的希望。随心所欲的线,碎片化的光斑、色块,不经意间诉说着社会转型之痛及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所带来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变化。
▲《隐秘的角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