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画尺寸都不大,有的才巴掌大小。我不会画油画,也没这方面的素养,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囿于对油画的兴趣,一直留意、驻足,有时妄想。困于手拙亦由于眼前材料不便,却总垂涎欲滴。
心省下的一线光,22X27cm,2024
去年年底,是因日久伏案,颈椎再难支撑,才叫停了我惯性的工作方式。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稍一闲便会胡思乱想,会钻牛角尖,势必要找点儿事干,心里才踏实。于是我支起画架,把画架升至脖子舒服的位置,尽量减少低头的概率。一方面缓解颈椎造成的日益疼痛;一方面想换个手段过把瘾。
投入其中,瘾越来越大,理智在警告自己,手却停不下来,情绪亦把控不住,直到材料穷竭,那些未完的相影仍在。
负面经验的福报,20X23.3cm,2024
原来我想画点儿大画,苦于没有条件,加上理智上又不想给自己制造压力,一定要和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和解,才画了这些小画。画这些画我没有包袱,每幅画都是从“零”展开。就是说,画之前没有设想,也许是直觉,也许是潜意识自然生成什么就是什么。更不想被外在事物与时髦东西所绑架,只求相对我而言的那种“陌生感”。致于如何当代,如何现代,还是假了吧唧的“自我”去“酷”,去“炫”都屏蔽在我的行事之外。
道理从于方式,20X23.3cm,2023
假如与懂的人讨论或以某种固化的述论,这些画里肯定有失逻辑性,更不具连贯性。我清楚,没有它就够不成想法,就谈不上思想。就等于“凡人目追墙,秋风顺来飘”。的确如是,大家借取已有的成功经验,效仿着那种带有惯性方式的表达。好处是能够辨明思路,坏处是易形成套路。而我却随性而为,似乎没有定力,甚至感觉缺乏主见。那我为什么不遵循已有的经验而失助于思想呢?一言难尽,坦白讲,我没思想,思想一样需要验证真伪,未思未想就得装!我只能回答,我愿意,起码那些无聊的日子和不稳定的情绪让兴趣给抑制了。
念.妄议,18.6X15.3cm,2024
其实,约定俗成的做法不会生出多大问题,一旦不出问题,肯定是正确的千篇一律。
眼下当代艺术一如潮流,谁也不甘落后,一律昂头挺胸宣誓着自个儿有多厉害!在这样的情形下,架上艺术尽管再折腾也无济于事了。况乎西方现代主义油画把什么方式都玩过了,很难再出奇制胜。
虹,20X23.3cm,2023
或许绘画已边缘化,但人要住在房子里,墙壁上还是挂上画最恰当。不管外面风再大,定下神来还是画画能使自己愉悦。
好赖我是水墨画家,这些油画画得好不好,我自己都不计较,又何劳他人笑话。请别介意,我画油画就当在家躲腻了,出去串个门儿而已。
(文/李孝萱,来源:微信公众号艺术圈张某某)
作品欣赏
阈限
15X18cm
2023
皮囊.相影
20X23.3cm
2023
阈限
15X18cm
2023
阈限
15X18cm
2023
阈限
15X18cm
2023
阈限
15X18cm
2023
囿
20X23.3cm
2023
未熟的苹果会有毒
20X23.3cm
2023
叠
20X23.3cm
2023
拟
20X23.3cm
2023
素.类型
18.6X15.3cm
2024
静物
20X23.3cm
2023
静物
20X23.3cm
2024
静物
20X23.3cm
2023
静物
20X23.3cm
2023
频.停电
18.6X15.3cm
2024
阈限
15X18cm
2024
分.离变
18.6X15.3cm
2024
行.轮回
18.6X15.3cm
2024
灰.堆叠
18.6X15.3cm
2024
午.10点
18.6X15.3cm
2023
紫.非意
20X23.3cm
2023
介.中阴
18.6X15.3cm
2024
记忆.土城
18.6X15.3cm
2024
晚.8点
18.6X15.3cm
2024
没有窗户的建筑
20X23.3cm
2023
艺术家简介
李孝萱,1959年生于天津市汉沽区,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分配到天津塘沽区图书馆工作,1985年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今,曾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自1984年起便在中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地参展无数。作品亦被收藏于美国明德大学、韩国现代美术馆、新加坡斯民艺苑、澳门市政厅、香港艺术馆、台湾长江艺术中心、广州美术馆及中国画研究院等知名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