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稿色稿》
表现今天教育方面的题材,宜轻快鲜明,青春亮丽。我们过去已有的现成的单纯水墨粗砺厚重的表现手法就不太适应了,为此,我们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与尝试。根据有关专家要求,人物形象要写实养眼,颜色要新鲜透明。在画面经营上,我们借鉴壁画理念,运用打破时空的处理方式,让多个不同的画面情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画面的结构强化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在笔墨的语言形式上借鉴了版画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人物的塑造力度,画面的几何板块结构形式以及黑白灰繁简虚实呼应等也尽量考量到位,单个以及群体人物的处理基本以写实为主,尽全力深入刻画制作。方方面面考虑周全,尽量不留遗憾。艺术能力的养成与提高,也就是在这种改良完善提高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第六稿色稿》
任务完成了。点灯熬油,殚精竭虑,跟头把式地,过程虽然曲折,也逼出了我们浑身的解数,思想境界得以提升,绘画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正如网上说的,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大的发挥空间。想起作家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生命如同琴弦,有目标,有压力,绷得紧,才能弹奏出动听的乐曲。画家生命的长度和厚度,也是由这一件件作品组成,得以拉长,延伸,增高。作品完成,得到了专家的首肯,国家的认可,价值和意义随之产生。那些走过的路,流过的汗,熬白的头发,值了。在2021这个特殊的年份,也算是我们两位老画家老党员对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礼物,一片赤诚,一瓣心香。
(文/李兆虬,2021年12月7日于泉城)
《立德树人教育强国》线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