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王志坚 | 用饱蘸阳光温度的画笔,定格时光褶皱里的暖

王志坚 | 用饱蘸阳光温度的画笔,定格时光褶皱里的暖
2025-07-30 16:39:1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返回贵阳的晚宴上,包厢灯光暖融融的。我展开那幅水墨牛图时,朋友眼睛亮了:“这牛的筋骨里,有贵州山的硬朗!”我将画送给成青的朋友,想起在黔东南千家苗寨写生时,吊脚楼的炊烟、清水江的晨雾都曾落进画纸,朦胧中总藏着牛的影子。我笑着说,从前没专门研究过牛的画法。酒过三巡,说起杨长槐先生,朋友叹道:“杨老画的黔山,墨里有水,笔里有魂。”我想起第一次见他的画,是在齐白石纪念馆,那幅《黔山滴翠》里,阳光透过竹林洒在溪水上,竟像能听见叮咚声。“他说过,画山水要懂山的脾气,贵州的山外柔内刚,就像这里的人。”握着酒杯看满座笑脸,忽然明白,山水的魂魄里,原也藏着人情的温。

席间老表姐姐冬桂笑呵呵说话,也许她并没有听懂我们在说啥。“志坚弟弟的画有影响,了不起!多来贵州,随时欢迎你。”

新的太阳升起时,华艺美术培训学校里,学生们的笑脸比阳光更明媚。墙上的习作里,有扎佐的汉子,有苗家老大爷,还有石膏头像与静物色彩。一个梳丸子头的学生侧身让我看她的画,虽没说话,我却用手势肯定了她的作品。画上以灰为基调,果盘与杯盏的衬布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愉悦。想起青岩的木雕寿星,想起遵义会址的灯光,忽然觉得文脉传承就像这阳光,一程程接力,一程程明亮。这时,邀我入黔的东雷兄弟邀我与校董、校长合影,老师们纷纷涌过来挤在身旁。快门按下的瞬间,阳光从校门折射过来,落在每一张笑脸上,像撒了把碎金子。

离别的那日,贵阳的阳光格外慷慨。东站人流里,送别的亲友让我两手不空:左手推着行李箱,右手拎着他们送的贵酒。“这是贵州的阳光酿成的味道,带回去给湘潭的老友尝尝。”我和夫人推着行李箱,转眼被人潮冲散,她在那头挥着手笑,阳光落在她的白发上,像镀了层银。最终各乘一列高铁返程,隔着车窗挥手时,见她手里还攥着小西湖的合影——照片里的我们,身后是烟雨朦胧的湖山,身前是彼此眼里的光。

夜色漫上列车时,忽然念起独处的滋味,遂作《享受寂寞》:

静对清寥意自扬,残寒阶下待新芳。

虫声暂歇幽思寂,唤得东风百卉香。

列车驶离贵阳,我打开包,青岩的寿星正对着我笑,阳光透过车窗落在他的银须上,暖融融的。忽然想起《菜根谭》的话:“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这趟贵州之行,阳光总在恰到好处时出现,照过扎佐的菌子,映过观山湖的浪,淋过遵义的雨,也吻过孩子们的画。原来最温和的阳光从不是烈日照耀,而是藏在山水里,落在人情中,焐在心底头,像那尊青岩的寿星,带着烟火气,也带着生生不息的劲儿。

关键词:王志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