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邢健健·创作主权的“暴动” | 重新划分既定空间秩序,发掘画册每一个“空白处”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邢健健·创作主权的“暴动” | 重新划分既定空间秩序,发掘画册每一个“空白处”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2025-08-05 14:48: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邢健健的双手抚过梅雷特·奥本海姆画册的空白处,那些被传统视为附属物的边角、文字间隙与装订线两侧,突然爆发出一场静默的革命。这位艺术家不是简单地“补充”或“装饰”原有画册,而是以色粉为武器,在印刷品的领土上发动了一场关于创作主权的“暴动”。在AI生成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对物质实体的直接干预,这种对既定空间秩序的重新划分,构成了对数字时代创作逻辑最富挑衅性的回应。

邢健健的再创作本质上是一场空间政治学的实践。画册原有的排版设计暗含着权力分配——哪些区域属于“正式内容”,哪些区域注定是“空白服务区”。艺术家以素描人物和抽象形式占领这些边缘地带,实则完成了对艺术殖民地的解放运动。那些游走于文字周围的线条,那些从页码旁生长出的色块,无不宣告着:“此处亦可成为艺术发生的现场”。这种创作行为本身就构成对AI艺术标准化生产流程的批判——当算法依赖预设画布尺寸和明确指令时,邢健健却在发掘每一个意外空间的可能性。

在技术乐观主义者宣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AI时代,邢健健的色粉媒介选择显得尤为意味深长。色粉——这种来自大地、依赖触觉、充满不确定性的物质,与数字像素的绝对精确形成尖锐对比。观者能够想象艺术家手指与粉末在纸面上摩擦的触感,能看到材料因重力作用产生的自然渐变。当AI艺术越来越趋向“无菌生产”时,邢健健坚持展现创作过程的物质性痕迹:一道线条可能因为色粉的湿度而突然变粗,一个形体可能因为纸张纹理而意外破碎。这些“不完美”恰恰构成了对AI完美主义的抵抗,证明人类创作的魅力正存在于对物质特性的持续对话中。

邢健健的创作方式解构了传统艺术创作中的等级制度。在原始画册中,图像是主角,文字是解说,空白是背景;而在再创作后,三者形成了平等对话的关系。某个段落文字可能成为素描人物的思想泡泡,某处空白可能转化为抽象表现的负空间。这种民主化的空间关系暗示着:在真正的创作自由面前,任何预先设定的功能划分都是可被推翻的。相较之下,当前主流AI工具仍然严格区分提示词输入区与图像生成区,用户被迫在既定框架内“合规创作”。邢健健的画册却告诉我们,突破框架本身就可以成为创作行为的核心。

1234...全文 18 下一页
关键词:邢健健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