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后,我陷入了一段疑惑和胶着期。毕业以后,我一直处于一种安逸却也封闭的节奏中,重复着相近的工作,仿佛心中的灵感被悄然掏空。我开始怀疑自己——我一直想表达的是生命力,可那段日子里,我想说的话似乎变少了,创作的冲动也迟迟不肯到来。
犹豫和自省之后,我选择回到最开始的地方:聆听自然。于是有了《山隐》。在这幅作品中,我把山当作一个“人”来描绘,两汪清泉是它的眼睛。我听它低语,它也在凝视我。创作,变成了一场与画中世界的互相注视。
《山隐》
创作完《山隐》之后,我决定重返校园读博。现在师从范扬先生,他的艺术视野开阔,创作力充沛,以另一种方式启发着我。虽然奔波在两座城市之间,但那种重新做回学生、专注学习的感觉,让我重新体验到成长带来的踏实感。
读博学习期间的课程
不画画的时候,我不常外出,喜欢整理画室,也喜欢搭乐高积木——只有这时候,我能像画画一般专注。空闲时,我还会去一家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公益图书馆做志愿者。这些看似与艺术无关的事,却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也反哺着我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