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油彩镌刻峥嵘史 画笔叙事赤子心——著名油画家李前走进文化视界

油彩镌刻峥嵘史 画笔叙事赤子心——著名油画家李前走进文化视界
2025-09-14 15:31:4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网山东报道 昨日下午,著名油画家、十四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前走进文化视界,接受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频道专访。恰逢秋意渐浓,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频道总编辑梁洪文设席煮茶、接待宾朋,几盏福建红茶在案上氤氲出暖香,这位以历史题材油画闻名的艺术家,在茶香与画韵的交织中,畅谈创作初心、历史感悟与艺术坚守,为我们揭开了一位写实派画家如何以油彩为笔,在画布上镌刻时代记忆的动人故事。

这位以写实主义笔触勾勒时代风貌的艺术家,既擅长用色彩捕捉渤海湾的粼粼波光,也能以细腻刻画还原历史现场的厚重温度。他的作品里,有山海的壮阔,有工人的脊梁,更有共产党人的初心——当“写实”遇见“历史”,当“技法”承载“精神”,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从山东渤海湾的渔家少年,到斩获全国美展金奖的画坛名家,他的艺术之路又藏着哪些“十年磨一剑”的故事?

图片1.jpg

从齐鲁地到欧陆境:油彩铺就的初心之路

“我这辈子的艺术路,是从山东的土地上走出来的。”谈及与油画的缘分,李前教授的话语里满是对故土的眷恋,更藏着对这门艺术的深切追求。1964年生于山东的他,1988年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时,画布上尽是渤海湾的印记——《渤海湾》的浪涛裹着海风,《出海归来》的渔民泛着日晒黝黑,每一笔既是对家乡的描摹,更是他“让画面载满真情”的初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前教授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这份执着推着他不断前行。1994年,他背着画板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练就刻画人物眼神的细腻笔触;2012年,在造型艺术研究所的课堂上,他吃透油画材料特性,终得“以色彩述过往”的秘诀;2017年,在中国美院深造时,他跳出传统写实框架,尝试用更富张力的构图为历史画面注入灵魂。欧洲访学的日子里,他更努力汲取艺术养分,于光影明暗间探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真谛,将西方油画艺术中写实的表达理念悄悄装进心里。

对“写实”的极致追求,在作品里尽显。创作《剪纸老人》时,他多次往返山东乡村,蹲守在老人身旁,记下那双布满沟壑却精准运剪的手、眉头微蹙的专注神情,还有蓝布褂子磨出的毛边。这些鲜活细节化作画布上的烟火气,让作品入选省展并远赴海外,让外国观众触摸到中国乡村的温度。

描绘渤海湾系列时,他更把画室“搬”到渔港,跟着渔民出海体验风浪与收获。《出海归来》里的渔民形象,是他跟着收网卸鱼时反复打磨的成果——黝黑脸庞上疲惫却明亮的笑意,粗糙手掌暴起的青筋,微微前倾的脊背,这些从生活里“抠”出的细节,让画面自带直击人心的力量。观者仿佛能闻见海风咸腥,听见渔港喧闹,真切感受“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生动场景。

正是这些早期积累,为他筑牢了写实主义根基。在田间地头、渔港岸边练就的细节捕捉力,沉淀的创作耐心,不仅让早期作品充满生命力,更成为他日后驾驭历史题材的“底气”——那份从山东故土习得的“较真”,最终化作刻画历史时的精准与细腻,让历史在画布上既有真实厚重,又有动人温度。

自烟火气至星河色:画笔转向的历史之思

2010年,是李前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他的画布上是生活的烟火气——《北国之春》里“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生机,《海岸轶事》中“潮起潮落,岁月更迭”的寻常美好;可从这一年起,他的画笔转向历史长河,开始描绘那些闪耀着精神光芒的瞬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历史星河中探寻精神坐标。

“是国家号召,也是自己心里的追求。”他坦言,当时国家对历史文化传承愈发重视,而他从小就爱读历史书,希望能“以吾笔,述吾史”,想把历史中的人物、故事,用油画的方式讲给更多人听。

可历史画创作绝非易事。为了创作《工人是“天”》,他翻遍了李大钊的资料照片,在横店影视基地找模特还原长辛店工人的装扮,甚至对着老黑板反复练习“工人”二字的写法,就为了再现李大钊“工人顶天立地”的那句呐喊。最终,这幅画拿下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金奖,但在他心里,这一切是历史本身的力量感所赋予的。

图片2.jpg

作品《工人是天》

创作《杨靖宇将军》时,他更是几近“偏执”。为了设计构图,他画了十几张草图,最终选定三角形纪念碑式构图,让杨靖宇背靠大雪覆盖的大树,刻意去掉“左手负伤”的细节,让左臂抬起扶树——“这样更能显出将军的不屈,也让画面更有张力。”他还特意在画中加了“积雪滑落”的细节,“雪一落,一滑,就像将军牺牲时的惊天动地,也让画面多了点诗意。”

图片3.jpg

作品《杨靖宇将军》

关键词:李前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