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十九号那天我们去到沟里的一片树林,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或活着的、枯死的树。树林中有一个小马厂,养了很多母马。我在树荫下写生,一会就冷的不行。这次到新疆,我写生的样式与面貌突然有所改变,用了很多水彩的方式,一改以往以勾线设色为主的表现手法。这可能与新疆特有的地貌有关系,我发现用传统的方式很难把新疆的地貌特征表现出来。当然我也只是在尝试,还没有能够完全表现出新疆特有的一些特征。我猜想用油画或水彩的语言可能描述起来会更准确一些,五色斑斓的景致用墨线去表现似乎差了些味道。实际上,如何用中国画的方式去写生天山,是此次摆在众多内地画家面前的新课题,需要用大量时间去不断地试验研究,不断地探索。其实每一次写生也都是在实践着你对每一处新地方认知的反馈。
(2025.9.19)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我在不断变换着我的写生方式和面貌,我不是一个喜欢墨守成规的人。昨天写生时,新疆乌鲁木齐的年轻画家许剑问了我一个问题:“您画的写生是水墨,还是水彩?”我答:“既不是水墨,也不是水彩,既是水墨,又是水彩。”其实我并没有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画,因为我不喜欢用那些所谓形成的固定模式,去套眼前不一样的风景。写生出来的东西,东西南北都一个样,没有区别。记得韩总在接我们的车上说过一句话:“还没有画家能把新疆这里特殊的地貌、地形、地势表现得那么准确到位。”我听后在想,难道没有画家研究过新疆山水的脉络吗?吃晚饭时,小许把他创作的许多作品拿给我看。看得出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小伙子,画了许多不同样式的作品,涉猎范围包括雕塑、版画、国画、水彩,油画,兴趣点很广,且每一类作品都搞得还不错。我告诉他不能太分散,人的精力有限,太分散了就不容易“精”。他也同意我的观点,还告诉我,他现在主要在做雕塑,他的雕塑和版画好于他的水墨部分,特别是一些版画作品,抽离了写实的部分,就显得很高级,过于写实,会把他带入非常不自由的一种境界,这也是目前他亟待转化和转变的方向。昨天下午他陪我画了三张写生,我放松、随性、自由自在的状态,应该对他今后的创作有所启发,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也算是我俩一下午相互陪伴最好的结缘方式。我的新疆写生第三集、第四集中有两段跟拍都是小许完成的,他让我的视频又多了一个新的视角。
(2025.9.20)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今天有点阴天,天气预报说好像还有小雨。我心里想着千万别下雨,我十分珍惜每一次外出写生的时间,不想把外出时间浪费在写生以外的其它事上。常年在外写生,我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要么写生、要么整理写生、要么纪录写生随笔,要么把随时记录写生的视频剪辑成片。这一套活下来,基本上做其它事也就不可能再有时间了。其实它甚至还会占用我吃饭、睡觉的时间。我每天都努力按部就班地完成这套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几乎没有停顿过。它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关键是我热爱、喜欢、乐此不疲于这样的生活状态。其实每次写生时,眼前的景致对我来说都差不多,因为我不太注重选择。我常说处处可以画,处处可入画,可能我早已过了到处选来选去的阶段。19日我和乌鲁木齐的年轻画家小许还聊到此事,我告诉他,眼前的景致只是画家抒发情绪、表达对世界认知的载体,并非“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的初级阶段。画家的感受很重要,如果没有对眼前景物敏锐的感受力和艺术层面的转化能力,那么写生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直白、没有内涵且缺乏生命力的简单重复与模仿。我不知道类似这样的写生有何意义,而且每次来新疆还都把自己累得够呛。此行也不例外,但我每次都保持着对写生的高度热情和兴奋状态,能做到身累心不累,恢复起来就很容易,愿《楞严神咒》时时加持。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