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央视新闻《夜读》栏目联合央视《文化十分》栏目共同推出特别策划《国画之美》。
中国画文脉源远流长,自魏晋南北朝的卷轴画出现以来,历经唐五代时期画学思想与画科建构的成熟、宋元之际文人画艺术的转型、明清时代笔墨与图式的集大成发展,进入二十世纪又兼容中西艺术的优长,在传统出新的文化语境中创作出诸多反映时代风貌的经典力作。
我们希望在国庆假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品鉴赏析,科普国画艺术,实现本土审美精神的社会美育价值,让更多的人走近中国画艺术,走近中国文化传统,让其更好的走向未来。
在国庆节这一天,为您介绍的画作是唐勇力的《新中国诞生》。
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有一幅巨型画作《新中国诞生》,描述了1949年开国大典的情景,是继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之后的一幅同题材的工笔经典力作。
《新中国诞生》
唐勇力
工笔画
高4.8米,宽17米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巨幅中国画《新中国诞生》,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应国家博物馆之邀,为其中央大厅量身定作,历时一千多个日夜创作完成。展现了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3位委员的风采,新时期恢宏的中国气派。
远观之,你会为其恢弘场面折服;
近赏,你会发现画中的每一位开国委员,与你直面相视,他们的神情连同身后的历史,可亲可敬可感……
这幅画为何有如此魅力?
思路之奇
关于新中国的诞生这一题材,此前人们所熟知的经典之作是董希文先生的油画经典作品《开国大典》。《开国大典》将主题落实在了典礼上,十几位人物侧影,表现了当时那庄严肃穆的历史时刻。
董希文画作《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