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时代印记——孙黎、梁宇、罗奇美术作品展”在深圳市罗湖美术馆开展,该展是罗湖美术馆在2025年“十一”期间推出的重要艺术项目,既是喜迎国庆与中秋佳节的文化献礼,也以艺术的方式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展览通过孙黎、梁宇、罗奇三位艺术家的当代创作,凝练时代精神,各自以独具个性的视觉语言,传递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历史记忆与当代思考的审美体验。
此次展览共展出三位艺术家近年来的120余件代表作品,涵盖油画、水性综合材料等多种媒介。他们积极介入观念表达与材料实验,赋予作品以鲜明的当代意识和诗性气质。孙黎的绘画凝重中透出哲思,梁宇的色彩结构富有建筑性的张力,罗奇则善于在具象与意象之间建立叙事的神秘通道。三者风格迥异却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如何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建立个人的、真实的表达。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
展现对艺术本体的持续叩问与个性诠释
“时代印记——孙黎、梁宇、罗奇美术作品展”,汇聚三位不同年龄的艺术名家精品力作。他们的创作不仅承载着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更映射出对艺术本体的持续叩问与个性诠释。本次展览在语言体系上既呼应宏大的时代叙事,又彰显出强烈的个人美学风格,构成一场多元对话的视觉现场。
孙黎、梁宇、罗奇皆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均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具有学术影响与创作实绩的艺术家。他们以各具特色的艺术实践,持续拓展绘画的语义边界,并积极参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建构。罗湖美术馆始终秉持弘扬岭南文化的使命,致力于推动具有思想深度与语言创新的艺术项目。
三位艺术家均在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担任重要职务,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展等国家级权威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收藏。他们在个人创作中成就斐然,赢得了盛誉。
孙黎作为一位国内知名艺术家辛勤耕耘,30多年来执着地从事美术创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78件作品参加了由原文化部、中国美协及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专业学术展览并获奖,中国美术馆等多家重要机构也收藏了其创作作品。其成功的关键是孙黎能够在美术创作中把握时代脉搏,关注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善于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发现、挖掘中国人民的真、善、美,并将历史与文化的担当以美术创作独具个性风格的表现语言相结合,创作了众多油画、水彩、版画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认为,孙黎的这些作品如凝固的史诗,将会流传于世。而孙黎对土地、人民、家园的热爱可谓是其创作的“原动力”。孙黎作品中的“民族性”“人民性”“正能量”“慈悲与大爱”“勤劳与善良”这些因素以十分明确的笔调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品格属性正是我们要倡导的。孙黎作品在艺术上的“叙事性”与“绘画性”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弘扬了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这种高度,相信孙黎会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创作出无愧于中国特色的时代力作。
展览场成为能够展现象征性意义的实验场
艺术家梁宇此次展出的是《信号·2025》系列作品。“信号”在梁宇的创作中具有象征性和符号性意义。在他的信号灯系列作品中,信号的表象物——信号灯既可能出现在静默的站台上,也可能出现在沿线空寂的房子旁,还可能出现在静谧、寂寥的旷野中。在这些寂静、诗意的场景中,古朴的信号灯别有意味,是时代的印迹、回忆的线索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从2009年起,消逝的工业风景成为艺术家梁宇艺术创作的一个主题,他的作品和个人画展的名称中开始采用“信号灯”“信号”这样被他赋予了象征性意义的关键词。经过艺术家的二度创作,“信号灯”已经成为其作品中独特的视觉符号和鲜明的图示语言。那些带着时代印迹的信号灯被从原有的环境中抽离,与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景和元素重新组合在一起,跨越了时空,形成了新的陌生化场景,成为艺术家建构的异托邦场域,在消解过去的过程中又构成了现在,“信号灯”因此而演变成为更具广泛意义的“信号”,它既引人回望历史和时间的深处,又引人朝向更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