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张晓锋 | 以水彩媒介特性为突破口,用当代视觉语言与思想观念表现内心的山水精神世界

张晓锋 | 以水彩媒介特性为突破口,用当代视觉语言与思想观念表现内心的山水精神世界
2025-10-09 13:47:4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中国绘画史的长河中,山水画是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趣的重要载体。传统山水画以其笔墨语言、空间营造与哲学内涵,构建了东方艺术独特的审美范式。当水彩艺术语言与中国山水相遇时必将会迸发出新的艺术火花,以水彩为媒介,对山水进行当代释义,既是对古典文脉的致敬,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洇灰絮语之二》,54.5×39.5cm,纸本水彩,2024

水彩以水为媒、以彩为韵,其透明轻快的质感、水色交融的偶然性,与传统山水画追求的“气韵生动”有着天然的耦合性;而来源于西方绘画体系的水彩画的色彩观念与造型逻辑,又为中国山水绘画的探索注入了不同的视角经验和实践路径。以水彩为媒介表现山水题材的创作,首先体现在“笔墨”的转译上。传统山水的“笔墨”是精神的载体,毛笔的提按顿挫、墨色的焦浓重淡,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与心性。在水彩山水画创作中,毛笔仍然是主要表现工具,而“墨”被透明的水彩颜料所取代,“水”成为连接笔墨与色彩的核心。通过控制水分的干湿、颜料的浓淡,将传统的“皴法”转化为水彩的“渲染”与“叠色”等技法:用湿画法表现山水的缥缈,以干笔皴擦模拟山石的肌理,借色彩的渐变替代墨色的层次。

《幽岩长川》,137.5×206cm,纸本水彩,2024

传统山水画的“三远法”以散点透视营造的空间感,这是中国人的深层的民族审美记忆和文化基因,也是我近些年在探索水彩山水画创作中经常延用的思考方法和表现形式。画面中无论大块的留白呼应传统“计白当黑”的审美惯性,还是满幅色域的情愫表达;无论是清新淡雅朦胧诗意的抽象山水,还是暗灰色调轮廓苍劲的具象山水都无时不刻传递着对自然山水的迷恋和敬畏之情。这种“重构”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在当代艺术语言基础上的传统山水基因的承续,是传统山水意境与个人审美视觉习惯的一次次对话。

《致敬·对话-凝望之境》,167×127.5cm,纸本水彩,2025

1234...全文 15 下一页
关键词:张晓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