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观后感
《发现真我画我心源——谈多元化时期油画创作中的自我把握》
作为一个油画家,在国内如此多元化油画创作状态环境下,如何把握自我、发现自我、并将自己的创作放在一种合适的学术高度上,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把油画艺术的创新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创新与发展应该是基于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在吸收同化外来民族文化艺术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状态。而其中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民族风情、艺术沉积深厚的积累理解,吸收外来文化兼容性的可行性与时间速度,艺术家创作者所具备的重要特质前提。在前人给我们打开无数选择机会,展示他们为之探索的成果,提供给我们借鉴与启迪的经验同时,我们应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在融合西洋文化油画艺术与现实精神过程中,中国油画艺术面临着发展机遇和选择,这种机遇和选择已不是简单的借鉴与反思,不仅是技法材料处理和油画自身的表现语言,首先应该意识到一种“民族自信心”及“文化品质素质”,通过油画艺术这一文化表现样式全方位展现于世人面前。
它的民族性及内在精神、情感与现代存在意识应该是一目了然。绘画艺术表现上的可视性是一种人类共同表达感情世界的“语境”,它的“审美品味”能够从人类心灵里找到共同好尚与独具的个性感受,它将成为可以通过绘画艺术自身进行互相沟通交流的语言,同时,又必须保持其独特的“语言发音方式”,这种现代精神与状态是中国油画艺术真正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应该是民族文化精神底蕴的自然释放。
在这样的文化状态思考下,每一个从事油画艺术的画家,应该深深地把自己的根基植入丰满的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自我。以往,在中国艺术创作道路上最常提倡的就是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无论采取什么方式的艺术表现手法,经过多年艺术实践,到目前我仍然以为这种艺术创作的感受性绝不可少,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在中国的艺术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可以说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的繁荣局面,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画家应该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创作状态。虽然油画创作早已呈现多元化,但细细品味仍然显得有些浮躁,许多人急于想确立自己的“位置”和“风格”。借鉴是一个过程,最终必须是为了创新。每个画家都有其独立的个性特质,如果能够静心反省自我,发现真我,回归心灵家园,最终可以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艺术道路,从而真正进入艺术创作境界。
这种自我控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画家超越自我,把整个艺术境界提升到开拓民族文化的高度去认识,摆脱他人影响而进入到一种表现真实自我创作状态中去,那么,这时的艺术作品应该是非常完美的。“发现真我,画我心源”,在今天如此多元化的油画艺术创作状态中仍然是应该提倡的。
(文/孙黎,来源:罗湖美术馆)
部分展出作品
孙黎《侗家纺织女》
80×80cm油画
2024
孙黎《高原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