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黄阿忠 | 跨海大桥连碧岛,定海岱山藏风情

黄阿忠 | 跨海大桥连碧岛,定海岱山藏风情
2025-10-10 13:33:4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去舟山的定海、岱山等地,走杭州湾的跨海大桥,再经过宁波北仑,跨过连接定海、岱山等几个岛屿的海上大桥到达那里,路程比从杭州绕过来要近得多。

舟山群岛有几千个岛屿,像是珍珠一样星星点点撒在东海;由渔港、码头、渔船、海鲜、沙滩、山岩、溪流等,构成了一处处海岛风景。定海、朱家尖、普陀山、岱山等小岛,是其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值得去探访。

如今去定海、岱山等小岛游,走捷径前往,须先走跨海大桥,故而,看渔港、渔船、吃海鲜、走沙滩、攀山岩、过溪流之前,还得增加一个旅游项目——“游桥”。

桥,是天堑变通途关联的交通设施;桥,是缩短通向文明距离的道路;桥,是沟通人类情感的纽带。中国的“桥”花样挺多,“斜拉桥”“缆索桥”“拱门桥”,分段“综合样式桥”、墜道、立交“混合桥”等等;连引桥也可以翻出花样,“旋转型”、“波浪型”、“道路长引型”、“急转直上型”等,直把你的视觉感受提升到一个高度。

杭州湾跨海大桥属于“斜拉”起步“直线加速”型的,大桥的设计者为减少汽车长途行驶的视觉疲劳,把大桥的隔离栏分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三十五公里桥程,每五公里一段隔离栏配一种颜色。让你行走在桥上时,看着窗外的景色,数着桥上栏杆的颜色,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大桥。

定、岱海上大桥路程也很长,连通岛屿并不是单单解决交通问题,而是为了让游客有更多的体验。从水路入岛,桥的两边都是海,大大小小、葱葱郁郁的小岛分布在海上;远处的海有蓝色,近处的却是泥沙混杂的黄色,海上左右的风景以不同样式呈现,在视觉上也是一种感受。

“定海”意谓海上打渔、山上耕种,安心地在沿海吃、住、定居,吉祥如意。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据传说是乾隆皇帝给定的。定海远洋渔业小镇靠海边避风港湾,捕鱼的铁壳船都停靠在那里;铁壳船设备条件比以前的好得多,捕鱼的产量也高。一艘艘渔船排停,码头上成另一番景象,若是写生也有意味。风带有咸腥,那是渔港特有的味道,码头还有红色塔吊,有的船在作业,传送着一筐筐鱼,轰轰然展示渔业开捕的场景。

尽管已经不见那些入画的、以传统的黑色、红色、蓝色为主色的木船,但是铁壳渔船也具有相当的美感。码头一侧停放的两艘涂饰一新的木船,威风凛凛架在那里;一是为游客打卡所用,一是为我们留下怀旧的念想。我想,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不要只盯着老木船,而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审美习惯。

岱山的泥滩不同于沙滩,有非常特别的味道,其它海域不大容易见到。那泥滩像是湿地,有潮汐变化,潮涨时水满堤岸,海浪轻轻地、有节奏地拍打,很有情调;潮落带来退潮留下的水滩,浅浅的,变幻着不同的造型,很有画面感。泥滩的面积很大,若是靠海那边泊一渔舟,诗意无穷,耐人寻味。

东沙古渔镇是舟山群岛仅存的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镇。清代康熙年间因渔兴市,逐渐发展成今天的集市,横街至今还有人在门口晾晒鱼干。民国时期那些木结构老宅建筑现在已经成为海洋渔业博物馆,和其它的一些非遗文化的展示地;石板街巷临街商铺已经成为景观,老建筑的四合院式住宅是渔家生活的传承。街口坐着穿戴的花花绿绿衣服的人候在那里,悠然自得,等待着一声令下,步入横街跳“踩街舞”,迎接从全国各地来这里观光的游客。

清代廖景文《罨画楼诗话》有一段文字:“诗贵得江山之助。王荆公居钟山,每饭已,必跨驴,一至山中,或舍驴,遍过野人家,所云:‘独寻寒水渡,欲趁夕阳还’,‘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也。苏子瞻谪黄州,布衣芒屦,出入阡陌,每数日,辄一泛舟江上。晚贬岭外,无一日不游山。故其胸次洒落兴会飞舞,妙诣入神。我辈才识远逊古人,若跼蹐一隅,何处觅佳句来?”

《罨画楼诗话》讲的是王安石、苏东坡两个大学士不管是什么处境,都要到自然中寻觅,得江山之助。而我们在休闲的情况下,又怎能不到自然中去走走,况且在天地之间穿行、感悟终有所获。

文/黄阿忠,来源:阿忠绘说)

画家简介

黄阿忠·上海朱家角写生 | 画笔掠过石桥街巷,绘尽古镇的灵秀与韵味

黄阿忠,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原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崇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黄阿忠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