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贾荣志的水墨世界里,荷花从齐鲁大地的文脉与烟岚中缓缓绽出,墨渖如流泉奔涌,红荷似赤霞坠水,每一笔都裹挟着山水画家的苍浑骨力,又漾着花鸟意趣的清灵,在宣纸上拓开一方既古雅又鲜活的“荷气”天地。
《一塘荷气》
136×68cm
2025年
他将山水画中浸淫多年的篆籀线条化入荷茎,那曲折向上的笔意,似泰山石崖的棱骨,让柔茎生出“立根破淤”的劲挺;泼墨写叶时,又以山水“积墨法”层层晕染,浓墨如夜云垂野,淡墨似晓烟笼塘,叶片边缘的枯笔扫出参差肌理,恍若风过荷塘的飒飒声息。而勾描花瓣的笔锋,却取行书的流走灵动,朱砂与曙红在笔尖洇开,花瓣的翻卷、舒展如草书笔势般一气呵成,鲜活里又藏着笔墨的苍辣,绝无半分甜俗。这般“以山水之骨写花鸟之姿”的笔墨,让荷花既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阔,又含“一花一世界”的灵动,墨渖淋漓处,尽是他对传统技法的融通与突破。
《映日荷花》
136×68cm
2025年
黑与红,是他笔下荷塘的魂魄。浓墨积出的荷叶如渊似潭,墨色的焦、浓、重、淡在瞬息间流转,每一片叶都像浸满了夜露的深潭,沉静却有呼吸;红荷则如炬如火,饱蘸的朱砂直落纸面,花瓣边缘的水渍感似晨露未晞,热烈却不张扬。偶有赭黄点染莲蓬、花茎,像给墨色荷塘投下几缕暖阳,让枯蓬残叶也透着生命的韧劲儿——荣枯相续间,哪是颓败?分明是自然生机的循环往复,是他对“万物有灵”的细腻体悟。
《丹青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