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陆庆龙的乡土绘画里,每一寸画布都似被乡野的风与光长久浸润。雪野、河流、枯树与屋舍并非简单的风景摹写,而是以笔为舟,载着观者悠悠驶入被诗意重塑的精神原乡。
《江西宜春乡村写生》
布面油画
100x200cm
2025年
他对色彩的拿捏,总能在写实与抒情间寻得精妙平衡。冬日乡野的天空,常晕染着淡紫或银灰的薄纱,积雪并非一味冷白,而是在天光里泛着暖调晕影,与深褐土地、墨色河流碰撞出静谧交响;春日田野,明黄与鲜绿如涟漪般铺展,却因灰阶调和,让浓烈生机都浸着乡野温润。他像位调色诗人,将自然光影的瞬息变化,凝练成富有韵律的色彩诗篇——薄雪的蓬松、泥土的粗粝、水面的澄澈,都在油彩的厚薄浓淡间,被赋予了可触摸的质感。
《冬雪-盱眙乡村之二》
布面油画
30×40cm
2025
技法的交融是乡土意趣绵长的密钥。西方油画的写实功底,让每根树枝的虬曲、每块屋瓦的磨损都精准合于自然逻辑;东方美学的写意精神,又悄然潜入笔锋——枯树枝干以近乎书法的笔力勾勒,线条转折顿挫里藏着“写”的节奏;大面积天空或雪地的留白,如宋画般营造出“空故纳万象”的深远,让画面在“实”的具象与“虚”的意境间流转。他甚至打破了媒介边界,用水粉似的流动性晕染河水的氤氲,以松节油稀释油彩,让油画生出水墨“墨分五色”的层次,这般中西技法的对话,终是为乡土诗意服务,让树影更苍劲,雪色更空灵。
《春风绿家园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