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更见真情。山东美术馆对这一问题保持持续关注,艺术创作交流中心作为山东美术馆与各行各业美术爱好者联系的窗口,始终坚持发挥省级文化单位辐射带动的优势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惠民的职能,坚持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并重。
艺术传承创新:用时代笔墨续写齐鲁文脉
“我们在齐鲁大地上生长,深深感受到了齐鲁文化对这片土地、对人的滋润,山东美术馆在推广齐鲁文化、扩大齐鲁文化影响力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面对这个问题,陈宁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山东美术馆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艺术的传承创新,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我们通过与省外、国外美术馆之间的合作,既推动优秀齐鲁文化走出去,同时也引进优质展览吸引游客,形成‘双向引流’的良性循环。
山东美术馆从馆藏精品中提炼文化基因,在馆际交流中播撒艺术火种,于青年培育中激发创作活力。比如我馆主办的‘故事里的黄河——山东黄河文化美术作品巡展’以及成功举办三届的‘济南国际双年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3年启幕的“故事里的黄河——山东黄河文化美术作品巡回展”,恰似一叶载满黄河记忆的“文化扁舟”,成为黄河文化传播的典范。展览精选5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影像、装置等多元形式的艺术作品,既有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力作,也有青年创作者的诚意之作,铺展开一幅兼具雄浑与温润的黄河文化长卷。展览以《诗经》“赋”“比”“兴“为脉络,深入解读作品中黄河山东段的生态风光、历史底蕴与时代变迁,更借多元艺术语言打破传统展览边界,让观众在光影与笔墨间触摸到自然的黄河、人文的黄河、新时代的黄河长卷。展览从宁夏银川启程,辗转内蒙古、重庆等地,让黄河故事跨越地域“流动起来”,成为连接不同地区文化交流的纽带。
自2020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的济南国际双年展,汇聚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821位艺术家的1159件(组)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数字影像、表演艺术等多元形式,勾勒出一幅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艺术长卷。工作人员通过精心策划的展陈布局,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创作在此对话,既将齐鲁大地的文化气质融入国际艺术语境,也为观众带来“现象级”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