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秋,中国国家画院方土导师工作室新学期伊始,著名画家方土于9月底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国家画院2025—2026学年开学典礼”后,旋即带领新一期访问学者黄一韩,以及高研班学员唐芝华、梁小坚、林素花、张峻岭、李冬梅等,共赴北京西郊房山、百花山等地,开展为期四天的采风写生活动,以此作为新学年的“开学第一课”,在自然造化中探寻艺术本真。
此次写生并非简单的对景摹写,而是方土艺术教学理念的深度实践。方土一贯主张“漠视写生”的学术准绳,其内核在于反对被动、机械的“照相机”式再现,力倡画家在直面自然时,需经历“目识心记,迁想妙得”的内心观照与思维转化过程。他强调,真正的写生应超越物象表层,追求“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最终凝练为蕴含画家独立精神与个性语言的视觉篇章,实现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甚至“胸中无竹”的升华。
中国国家画院方土导师工作室自2021年启动高研班招生以来,始终秉持“尊师重教、学术至上”的宗旨,以及“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以致用、技道两进”的核心教学原则。五载耕耘,已累计培养学员逾70人次,成果斐然。工作室教学体系深度植根于中国传统写意花鸟、山水、人物画的文脉精髓,同时兼修具有当代视野的实验水墨,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术训练与思想引导,使学员在中国画的审美格调、笔墨技法体系及个性化艺术语言建构等多个维度获得全面提升。
方土导师新一届访问学者、高研班学员合影
本次京西写生之行,不仅是一次技艺的磨砺,更是一场深度的学术思考与创作对话。它标志着方土导师工作室在新学期中,继续以坚实的步伐,引导学员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上,深化对中国画精神内核的理解,推动其艺术创作向更高层次的学术品格与精神独立性迈进。
方土写生作品欣赏
房山区写生 32x32cm 2025
我上百花探花丛 32x32cm 2025
京郊百花山写生(一)32x32cm 2025
京郊写生(二)32x32cm 2025
京郊房山写生 32x32cm 2025
百花山上四时花 32x32cm 2025
花如春光 32x32cm 2025
房山西村写生 25x34cm 2025
北京门头沟写生 25x34cm 2025
北京西郊写生 25x34cm 2025
春日花海漫山 32x32cm 2025
北京房山写生 25x34cm 2025
京郊百花山写生(二) 32x32cm 2025
山色空蒙水清浅 25x34cm 2025
房山写生 25x34cm 2025
群山回护如房势 25x34cm 2025
房山秋意 25x34cm 2025
北京第三高峰 32x32cm 2025
北京门头沟写生 32x32cm 2025
秋高气爽上房山 25x34cm 2025
(来源:一方斋)
画家简介
方土,1963年生,广东省惠来县人,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影6年,1992年入职广州画院,历任专职画家、副院长、院长。2019年调入中国国家画院,历任人物画所副所长、美术馆馆长。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州画院名誉院长,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总召集人,一级美术师。
2017年荣获“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擅长大写意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及实验水墨。主要作品入选8、9、10、12、13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多次参加各类学术邀请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举办个人画展10余次,出版个人专集20余册,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人物故事”“美术里的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