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吴晓林的油画世界里,日常与诗意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两岸,而是被他以笔锋为舟、色彩为浪,从而渡向彼此的温柔场域。那些捕捉庭院晾晒、果树采摘、室内静隅与街旁花事的画面,恰似散落人间的诗篇,在油彩的堆叠与晕染中,洇开中西艺术交融的悠长意韵。
佛顶山
315cmx150cm
2019年
他的笔触从不是刻板的描摹工具,而是带着呼吸感的生命痕迹。厚涂的颜料在画布上肆意堆叠,又被刮刀轻巧梳理出肌理,庭院枝叶的蓬勃、晾晒衣物的蓬松,都在笔锋起落间有了可触摸的质感。阳光落在人物衣袂上的瞬间,被他以块状色彩笔触定格,既留存光影的真实温度,又让动态漾起轻快韵律,仿佛能听见布料与风碰撞的簌簌声响。这种笔触的写意性,暗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神”精髓,让具象的日常挣脱了形的束缚,成为情感流动的载体,仿佛每一道痕迹都似艺术家与生活的私语,坦诚而鲜活。
恣意
100cmx120cm
2020年
色彩在他的画面里,更是情绪与氛围的魔法师。印象派对光影的敏锐捕捉与中国传统色谱的和谐感在此相遇:暖黄与赭红织就室内温馨,灰蓝与淡紫晕染出窗外悠远,冷暖色块碰撞交融,既复刻了自然光线下的瞬息印象,又晕染出了朦胧如诗的氛围。室内静物的窗台盆栽、地毯纹样与窗外建筑,在色彩层叠中彼此呼应,暖调锚定生活烟火气,冷调又为这份烟火插上遐想的翅膀,恰似水墨画“墨分五色”的层次,在油彩世界漾开了同样的幽远意境。
沐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