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怀揣着绘画梦想的青年艺术家曹俊远赴新西兰,本想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延续艺术追求,却遭遇现实重创——他的画作无人问津,求职之路屡屡碰壁,生活逐渐陷入了困境。为维持生计,这位在国内已崭露头角的画家,不得不暂时放下画笔,走进建筑工地做起临时的搬砖工人。
即便身处泥泞,曹俊仍未丢掉对生活的热忱与对艺术的敬畏:他每天梳理整齐、喷洒香水再去上工,更细心清理每一块砖块,让其能作为二手砖重复利用,为雇主节省开支。这份独特的认真意外吸引了新西兰工程音乐家Gary的注意。得知曹俊的画家身份后,Gary主动伸出援手,举办了一场对公众免费开放、邀请名流政要出席的专场音乐会,Gary将曹俊的画作通过投影仪投射至舞台上方。就这样,一夜之间,曹俊在新西兰声名鹊起。
此后,Gary又引荐曹俊前往布鲁斯梅森中心,该中心不仅提出为他举办个人展览,更主动承担合同中100元以外的所有费用。在这样的助力下,曹俊的创作愈发成熟,他在保留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新西兰土著文化的符号元素,作品从“表达”转向“抒发”,更具跨文化魅力。如今,他的作品《荷语凝香》仍悬挂于新西兰国会,成为一位中国画家在海外坚守艺术、实现跨文化突破的生动见证。
(文/Deepseek,视频来源:浙江春江曹俊艺术馆)
作品欣赏
曹俊作品《荷语凝香》
铅华洗尽骨嶙峋 设色金笺 108cm×7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