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解甲归田,忝职山艺凡二十余载。功苦无计,惟其耗精竭力,无暇书画而纠结。尝谓公:“余欲辞呈,恳允审批欤?”公温言:“三载一瞬矣。人生者,过程也,体验也。行百里者半九十,风物长宜放眼量。何泥于一得哉!”余虽愚顽,三思乃悟。遂无他图,安职迄休。
与公之交,由部属相识,因书画结缘,至交心莫逆。公不以居高而弃之,余不以位低而谀之;虽水淡而情深,能推心而置腹。“吾孰与同,引为知己”。余也三生幸哉!
丁酉(2017)季夏,时令小暑,晨零时49分,公因病不治,溘然驾鹤西去,岁序花甲。是日,午前高温如炙,午后陡降。黑云翻墨遮山,狂风怒吼满城。雷雨冰雹,一时骤下。霎时,道衢成河,飞叶辞柯,大树倾斜。气象局报“史上同日之极端”焉!
苍天恸也!亲友痛哉!讣音驚闻,余悲怆不已,涕泗难收!
诗曰:
小暑骄阳骤作沦,
罡风裹雹裂云根。
雷轰穹宇悲贤逝,
雨漫阶庭哭故人。
音容已逐寒烟暮,
德范长留杏坛春。
一腔哀思同天祭,
遥向沧溟忆旧恩。
李宗伟《记忆》68X43cm
呜呼,公之去也,如星坠夜空,如川归大海。其光其泽,永被后人!
今秋至也。冷雨潇潇,叩窗鸣阶,凉意浸骨;凭栏远望,历山如黛,云雾缭绕。公已遽归道山,转瞬八载矣!人天相隔,几番梦中相聚;追忆旧踪,徒增怅惘。公之恩德,山高水长,余之思念,绵绵无期。奈情深语浅,不尽万一……
遥祭公之灵前,谨掬寸心,援笔为文。
哀哉!尚飨!
卷珠帘·怀李公
冷雨敲窗秋近暮,
曾共清谈,
灯前论诗赋。
一别音容成永诀,
梦到相逢无觅处。
旧箧题诗痕已污,
案上茶凉,
谁共烹新煮?
每欲铺纸寄情愫,
襟前湿遍泪已注。
乙巳秋于舜耕书院,顿首合十,泣下。
(文/刘光,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书法、陶瓷刻绘与修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来源:丹青新视点)
李宗伟作品欣赏
李宗伟《春野》68X4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