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艺术家陈曦个展“兔子的故事”在瑞士卢加诺文化博物馆(MUSEC)拉开帷幕。
陈曦及部分嘉宾在MUSEC馆外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艺术家陈曦作为独立生命个体对于当下世界鲜活的生命体验与述说。亲历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巨大变迁,这位中国当代女艺术家的创造浓缩呈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到当下中国不断变迁的图像史,更是作为艺术家的女性,在这个历史进程当中的个人成长史。
艺术家陈曦和策展人吕澎在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艺术史家吕澎担任策展人,如其所言:“艺术家紧紧围绕中国的现实展开,不断进行着不同的语言实验;直至今天,她进一步将自己最为私密的困惑勾勒出来,她试图提出内心的问题来与世界对话。这个展览将为观众提供一个非常有说服力、并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状况的典型案例。”展览“兔子的故事”以“兔子”在不同语境下的轨迹为线索,串联起艺术家不同时期对于这个世界与生命的观察视角。从发展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表现主义语法,到2000年之后以“自我”为主题,到“有人情味与有人的温度的”的“中国记忆”,直至近十多年来“兔子”形象的豁然显现,陈曦通过个体的故事来演绎着个人在人类社会中的问题:当可能性出现在面前时,我该如何面对未来?当个体处于荒岛孤身时,该如何争取可能的救赎?当社会变化本身应接不暇时,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展览现场
瑞士时间10月15日上午举办了本次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下午举办了展览的开幕式。卢加诺副市长、MUSEC馆长、策展人吕澎、艺术家陈曦、意大利SKIRA出版集团总经理Catherine Castillon、策展人Massimiliano Vitali、瑞士本地的收藏家们、布雷拉美术学院教授安德烈、威尼斯美院教授Saverio Simi、意大利MART美术馆副馆长silvio cattani、Manuela Schiavano、策展人李国华、Hi艺术主编罗颖、ARTnews中文艺术总监宁文等艺术界人士以及来自欧洲和国内的艺术媒体莅临现场。
卢加诺文化博物馆(MUSEC)馆长保罗发言
卢加诺文化博物馆(MUSEC)馆长保罗表示:“非常高兴中国艺术家陈曦能够来到卢加诺。陈曦创作的兔子形象,直接源自对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系列小说的阅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快跑》及其后续系列小说,描绘了前篮球运动员哈利•“兔子”•安斯特罗姆不断试图逃离生活困境的一生。该系列以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变迁为背景,对作者自身那种始终未能安顿的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场反讽式的回望。这在某种程度上,亦可与陈曦近几十年来身处急速转型的中国经历相比较。我们无法断言陈曦笔下兔子的最终命运,也不知它们是否会成为留给未来的永恒艺术符号,去滋养生生不息的文化想象世界。但在卢加诺文化博物馆(MUSEC)的这场引人入胜的展览中,无数兔子在马尔彭萨别墅展厅间追逐奔跃,它们寻觅的意义,唯有在国际观众的共鸣中才能得以确立。”
艺术家陈曦发言
艺术家陈曦:“非常开心能够来到瑞士、来到卢加诺做有关于我“兔子系列”作品的展出。感谢美术馆,感谢工作团队。虽然世界充满着动荡,但只要存在着交流,存在着对话,我们就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希望大家热爱艺术,作为艺术家,也希望能够持续走向国际化,与国际观众、美术馆、艺术家不断产生碰撞。”
策展人吕澎发言
策展人吕澎:“作为策展人,我希望今天来的观众能够通过艺术,真正与艺术家形成对话。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每一个人,想要了解对方,可以从艺术家的语言、风格和内容中,找到对世界、对人、对事件认知的共性。陈曦的艺术有她自身的特点,她的每一个阶段的创作都与社会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她的绘画,看到人性面对不同语境时的心里感受和思想反应。她的作品有生活,但也有世界政治和经济变化莫测的心里反应,这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她作品的意义。希望陈曦的作品能够对瑞士乃至欧洲的观众,带来特殊的体验。我是研究艺术史的,我在上世纪学习了很多西方的艺术史,但在1990年代后,我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中国的当代艺术之中。这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呈现了中国的变化,而中国的变化是世界走向全球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也是陈曦今天能够在瑞士卢加诺展出的重要原因。”
展览现场
陈曦在不同的艺术阶段里都表现了她对日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批判性观察,提出了她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与叛离——她曾参与90年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崛起运动,她在经历个人生活的变迁的同时,观察个体与社会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对历史有着批评性的见解。作为一个面临困惑而不屈地追问的当代个体,个人际遇与世界的变迁,多重因素的聚合共同造就了极具象征意味的“兔子”。
展览现场
创作本身即是艺术家内心的自由与困惑。面对当下异常丰富的艺术语言媒介,艺术家陈曦从未停止过发掘绘画新的可能性。她杜绝让肤浅的冲动以及画画的习惯左右创作,而是让个人独特的经验来不断推动更自由的表达,正如她本人所述:“绘画是我最熟悉的,也是我最得意的表达方式,但这在今天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继续绘画等于宣告选择一种继续保持淳朴的,有人情味的,有人的温度的行为方式来生活,以及保留对生活现实对抗的意图。”
展览现场
厄普代克与博伊斯的“兔子”就像一束光对内心的启示,陈曦获得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精神状态。不同时间的“兔子”不断呈现着来自环境和他者影响的经验述说,2020年以来世界的变化多端也造就了“兔子”在不同语境下的轨迹,并将纷乱的问题抛给每个身处当代困境中的观众: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被困的兔子?艺术家陈曦笔下“兔子的故事”充满了对于世界的困惑以及对困惑的抗争,更不断书写着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故事。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25日。
(来源:艺术资讯)
艺术家简介
陈曦,1968年生于新疆石河子,汉族,祖籍重庆。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文创艺术中心主任、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设计学科美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她曾举办的个展及重要大展包括:“规则之外”(苏州金鸡湖美术馆,2021);“逃跑的兔子”(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018);“陈曦:所以记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16);“被记忆·陈曦个展”(中国美术馆,2011);“陈曦油画展1987—1997”(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1997);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特邀展(意大利威尼斯军械库、成都当代艺术馆2013)。作品被中国中央美院美术馆、丹麦女性博物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中国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四川美院美术馆、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等机构及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