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民革中央主办,民革中央画院、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中山博爱基金会承办的“共绘一江清水”第四届“风雨同舟”民革全国书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何报翔讲话,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主持开幕式。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为山,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宁咏,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章云,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致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宣布展览开幕。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少峰,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家强、陈星莺,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出席开幕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何报翔讲话。
何报翔在讲话中指出,自2021年开始,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为期5年的民主监督工作。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的收官之年。我们举办以“共绘一江清水”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邀请民革30个省级组织共同参与创作长卷《新长江万里图》,正是希望讲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展现民主党派在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实践中的积极作为。他强调,要深刻把握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自觉把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建设事业之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贡献出力。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主持开幕式。
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宁咏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章云致辞。
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致辞。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政协文史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歌剧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国家民族画院、民族文化宫、北京画院、部分民革省级组织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美术艺术家及参展作者代表等近200人参加开幕式。
记者采访了展览总策划、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他说,按照中共中央部署,2021年起民革中央对口湖北省开展了历时五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为了充分展示和宣传民革全党五年来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助力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工作成效,民革中央自年初就确定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五年工作展望”为本届展览的核心主题,我们便深知此次展览的意义非凡。
他介绍,在民革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本届“风雨同舟”展览向全国党员书画家以及社会各界公开征稿,从来稿的近两千件作品中精选了104件作品参展,涵盖了中国画、油画、水彩、雕塑、瓷板画、书法篆刻等多个门类。瓷板画作为一个广受社会各界喜爱的艺术品,这届展览也是首次纳入正式入展的门类。尤其展览的亮点作品全国民革30个省级组织共同参与创作的长卷《新长江万里图》,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高度统一,广获好评。
这件长江主题长卷是由全国各省市80余位书画、篆刻艺术家的共同参与,由11组画面、11组跋文、80余枚印章组合而成的一幅全长22.4米的书画长卷作品,长卷的最后有全国30个省区市委会钤盖监制章。卷首由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吴行题卷名,由本长卷总策划、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撰文并题写总跋文。徐里先生仔细观摹了每一段画面及跋文,他说“这件《新长江万里图》堪称精品,是一件足可以传世的艺术精品,策划立意巧妙,绘画水平、文化含量、艺术质量上乘。可以看出组织此项长卷工程匠心独运,众多艺术家配合的巧夺天工,非常协调。不论是绘画还是书法,也不论是撰文还是篆刻都是下了很大功夫,达到了一流水准”。
这次展览的作品聚焦主题但丰富多彩,艺术质量上乘,既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更是行动的记录和共识的凝聚。它们记录下了长江生态环境改善的瞬间,定格了民主监督工作的足迹,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通过这次展览,必将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长江生态保护的更大关注,激发民革党员艺术家聚焦艺术创作与时代使命,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来。
据悉,此次展览是“风雨同舟”作品展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共计征稿1700余件,参展作品110件,展览时间至10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一层2、4、6号展厅展出。
展览现场
(来源:孔维克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