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高雅艺术文明校园”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传承与关爱—白晓军水墨艺术作品展
开幕式时间
10月24日(星期五)上午10:00
展览时间
10月24日—11月4日
展览地点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馆
(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
主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前言
“传承”始终是历代画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基于中国画的审美特点,画家的艺术发展需要在传承与内修之间获得最大程度的实现。白晓军先生不仅追求创变过程的突破,更注重“正本清源”“借古以开今”的创作态度,强调山水画应从研究笔墨入手,继承绘画的书写性,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个人体验在教育实践、育人过程中得以传承发展,从而成为本次展览最鲜明的核心价值。
白晓军先生是生长在漓江边的画家,其山水画创作建树颇丰,题材多取自漓江流域的景观,无论是崇山峻岭、树木繁茂的岭南地区,还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百里漓江,都包含他浓郁的乡土情怀,“以漓江入画”成了他的创作机缘。白晓军先生一直遵循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艺术规律,依据他所擅长的喀斯特山石形态表现手法,含北方画派萧瑟简疏之山水气息,融南方画派烟雨氤氲之温润笔性,成就了他豪迈而润泽的山水大气象。这种从“有意识”到“无意识”的创作过程,实现了白晓军先生中国画艺术语言的继承以及个人艺术语言的塑造,在学术界获得了高度赞誉。
而“关爱”,则是白晓军先生的一项本职工作。白晓军先生自2019年退休后,积极投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作为一位学校艺术教育最初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他始终不忘初心、持续关爱美术学院青年学生的学习成长,推动美术学院学科建设的发展。他经常深入课堂,与师生进行教学交流,强调从传统笔墨入手,遵循并掌握传统的笔墨秩序,正本清源,继而进行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转换,使学生深刻体悟:纵然中国历代绘画发展兴替,中国画的笔墨规律依旧“万变不离其宗”,且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还希望美术学院加强推动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力度,通过笔会、写生、创作、展览、研讨的形式切磋技艺,碰撞思想,营造生动活跃的艺术生态,确立高远的学术目标,积极推动形成新锐的桂林山水艺术创作势力,为美术学院艺术创作和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展览共展出白晓军先生近年水墨作品40余件,作品注重山水笔墨语言的建构,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体现出白晓军先生在山水画领域的创作积累。展览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提供了生动的个案,为山水画创作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面貌,同时使广西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充满关爱的新格局。
(文/陆丽娟,来源: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欣赏
雁山园微雨2025年48cm×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