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笔连接古今
以色彩诉说生命
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
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姚莉芳不仅是一位精研工笔人物、
探索山水意境的艺术家
更是一位满怀激情的
美育传承者与开拓者

在姚莉芳的艺术世界中,工笔的精微与山水的宏阔相得益彰,东方的诗性、女性的力量与时代的脉搏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艺术之源
血脉中的山水与文化
福建,这片山海相拥、
文脉深厚的土地
是姚莉芳艺术生命的根与魂
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长大
喝岩茶、看云雾
武夷山的四季流转、草木枯荣
早已融入她的血脉

春天的新绿、夏天的茂盛、秋天的斑斓、冬天的枝桠,在她眼中都是丰富的绘画元素。她说:“武夷山对我的影响,是骨子里的。”这片“道教第三十六洞天”不仅赋予她灵动的审美感知,更成为她日后山水写生与创作的精神原乡。

在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的学术土壤中,她深受徐志坚、李豫闽、林容生等教授的深刻影响。从严谨的基本功到开阔的文化视野,从传统的沉潜到当代的锐气,师长们的言传身教,让她逐步形成了“根植传统、面向未来”的艺术与教育理念。
创作之核
从工笔人物到山水写生
姚莉芳的艺术道路
始于童年对美人图的热爱
初中时受黄德宏老师启蒙
痴迷于黄宾虹的水墨山水
满墙“黑乎乎的山水”
见证了她早期的笔墨探索
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姚莉芳主攻“装饰绘画”(即今“综合绘画”),广泛涉猎古代壁画、民间艺术、中西绘画语言,为她的艺术语言奠定了深厚基础。

2004年,她以一组徐志摩诗歌插画《雁儿们》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展现出重彩人物的高超造诣。此后,她不断拓展题材,如参加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的《戏菊》等,人物造型渐趋现代、符号化。

《雁儿们》
2012年,她初赴敦煌,被壁画的色彩与语言深深震撼,归来后创作“敦煌系列”,将现代仕女形象与古典壁画元素并置,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

《舞韵梵音》
她坦言:“我画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现代人的符号性存在。”这批作品在山东个展中展出四十余件,成为她人物创作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她的画笔更多地转向山水。博士阶段她选择以“明清武夷山水题材绘画研究”为题,在导师林容生教授的引导下,重新回归山水写生。
她走遍漳平东湖村、南浔古镇、龙岩土楼、福清黄檗寺,尤其不断重返武夷山,用笔墨记录心中的“仙山四季”。

姚莉芳说:“山水画更多用笔墨语言,造型、意境都和人物画不同,但我从人物组织中转化出的构图能力,也帮助了我对山水空间的经营。”
她从工笔重彩转向水墨设色
也保留部分岩彩手法
创作如“马头岩系列”等作品
在色彩体系与水墨语言之间
构建出属于她个人的绘画符号

教育之责
传承是一种创造
作为艺术家与博导
姚莉芳从未将创作与教学分开
她说:“它们是我艺术生命的一体两面,互相滋养、共同生长。”她把自己的学习与创作经验融入课堂,也从年轻学子的大胆与真诚中汲取灵感。

姚莉芳及研究生团队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壁画
近年来,她带领研究生团队聚焦“岩彩”这一传统媒介,成立“岩彩艺术工作坊”,并于2022年为学校创作10平方米大型岩彩壁画。2024年,团队荣获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展现出岩彩在当代的活力。
以岩彩创新创业团队为平台,姚莉芳在校外创立“不止岩彩”工作室,推动大众美育,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公益课程,与福建博物院、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省岩绘艺术中心等合作,让岩彩从学院走向社会,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艺术与公众的桥梁。
时代之思
工笔画与山水画的双向奔赴
面对全球化与新媒体的浪潮
姚莉芳认为
无论是工笔人物还是山水写生
其当代性不在于抛弃传统
而在于以新的语言回应新的时代
她的人物画从敦煌中汲取精神
她的山水画
从武夷山中获得滋养
两者都在“技道合一”中
追求形式与精神的统一
她对青年学子的寄语诚挚而有力:“要以开放的视野深入传统,以自觉的意识建构自我。”她鼓励年轻人既要厚植文化根基,更要勇敢表达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
未来之冀
山水与人的新篇章
如今,姚莉芳的创作
正逐步转向山水——
尤其是武夷山水
这一转变,既是学术研究的延伸
更是生命经验的沉淀
她希望通过对山水的描绘
实现与历史、地域和自我更深层的对话

《武夷马头岩》
而对于未来,她满怀憧憬:她希望未来能将敦煌人物系列的延伸和武夷山水系列的创作构建起一个内在统一的创作体系,同时,带领岩彩团队在“在地性”与“当代性”之间继续探索,让艺术成为照亮现实、温暖人心的力量。
姚莉芳用她的画笔、她的教学、她的生命实践告诉我们:艺术,从来不仅仅关乎视觉,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修行、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激情的燃烧。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坚守与浪漫,一位师者的温度与高度,更看到了中国当代工笔画与山水画交融并进的无限可能。
(记者/陈坚,来源:福州晚报)
画家简介

姚莉芳,福建省武夷山人,美术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综合绘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美协青年艺委会副主任,福建省人物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山水画艺委会委员,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福州市“文艺名家”人才,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作品入选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雁儿们》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画《丝路之情——朝圣敦煌》获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及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创作《闽构华章——2013中国印花税票》一套九枚(排名第二,全国发行6550万枚);大型作品《三步走发展战略》入选“红船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获第五、六、七、八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税务总局、南湖革命纪念馆、福建省文联等机构及国内外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