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当代版画领域,刘坚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持续的创作实践,构建起兼具技艺精度与思想深度的艺术体系。他既承袭中国版画的人文基因,又直面数字时代的艺术命题,以刀为笔、以版为媒,在黑白灰的韵律与多元材质的碰撞中,书写出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成为当代版画创作中极具辨识度的存在。

刘坚《一梦》木版,50cm×60cm,2021年
刘坚的版画创作,始终贯穿着“技法为体,观念为魂”的艺术追求。他深谙木刻语言的直接性,更善于拓展版画的材质边界,在木版、综合版等领域多有建树。其创作以利落的刀法构建视觉韵律,用黑白对比凸显版画的工艺质感,又通过叠加、腐蚀等多元技法拓展画面层次,将传统艺术意象与现代审美趣味巧妙融合。

刘坚《九色鹿》综合版,2017年
如作品《九色鹿》(综合版,2017年)采用综合版版画工艺,通过丰富的肌理层次(如鹿身的斑点、背景的粗糙质感)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张力,黑白灰的色调对比既强化了版画的本体语言,又赋予画面历史感与神秘性。画面中九色鹿的形象源自敦煌壁画的经典母题,象征着纯真与正义;背景中无面的制服群体、枯树则构成了现代性的符号,暗示着工业化、集体化对自然与人性的挤压。这种符号的并置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引发观者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的思考。这种对技法的极致打磨,源于他扎实的学术积淀——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与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的深造经历,让他既精通传统版画的技艺精髓,又能以理论高度审视创作实践,相关著作更是对其创作历程与艺术思考的系统梳理。

刘坚《悬置的肖像》综合媒介版画,50cm×60cm,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