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于波 | 岁月包浆里的画语

于波 | 岁月包浆里的画语
2025-10-31 10:01:0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对历史遗存的偏爱和对物性的敏感使我在创作中喜欢运用老布,古书,锈迹等等这些带有时间印迹的原生态材质来实现材质与艺术手段两个因素的综合表现。我认为物质材料本身的肌理可以成为直接构成画面的感性形式。对痕迹肌理的体会,对物性的关注与物化的追求,让我完全抛开了形的束缚进入了纯粹观念、意味、视觉的创作空间。我的作品《流纱》运用的都是七十年代的老包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老包布体现了老一辈人的惜物精神,老布带有手工缝补的痕迹,有着微妙的色差变化以及温柔的质感。我运用拼贴的手法将这些束之高阁的老布重新组合在一起,遵循着极简、理性的构成法则,力求使画面散发出自然、干净、古朴的味道。作品《一页三国》运用了三国志的残页,古书边缘被虫蛀的痕迹犹如宋代花鸟画《疏荷沙鸟图》中的残荷,我将这种破碎感和纸浆、老包布拼贴在一起形成规矩的方形,带有很强的仪式感,老布横向的褶皱象征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历史规律,整片白色底色做出的高效果与水迹对比形成了诗意的语言和多变的肌理,共同构成了带有书卷气息的画面。古籍被岁月包浆的美带有历史的烙印,是时间让这些古书和老布变得含蓄而敦厚,因而材料本身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暮史晨经》中那些古书历经时间的洗礼,在锈迹的映衬下,充满着斑驳沧桑的历史感,体现了书籍随着时间的流逝带给我们的文化记忆。线装古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材质,代表着中国经典文化,与古籍的邂逅让我在做这个系列的作品时一直在思索综合材料绘画中的物性与绘画性的关系,当古籍作为绘画媒介,它的物性就会充分显现,而绘画性是画面整体传达出的感受和气息。因而对这种原生态材料的选择是关键,艺术家要善于发现材质本身的美感,同时还要体悟历史和当下的文化内涵。

文/于波节选自论文《谈综合材料绘画中的“原生态”表述》

《一页三国》尺寸200*230cm材质老布古书纸浆矿物色.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暮史晨经》尺寸180*120cm材质老布古书铁锈

1234...全文 11 下一页
关键词:于波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