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来没有孤岛》160×130×65cm铸铝2019(摄影:罗颖)
Hi艺术:作为在欧洲亮相的第一次大型个展,这次在作品的选择上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陈曦:因为这是第一次在欧洲美术馆做个展,相当于在陌生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我和策展人觉得应该有比较完整的呈现,恰好我的东西也够丰富,创作年头也够长,所以就决定把三十几年当中的主要段落分为7个章节呈现出来。以便让欧洲观众有一个快速且深入的了解。
Hi艺术:瑞士当地媒体对你作品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你被问到的最特别的问题是什么?
陈曦:瑞士和周边的媒体这次表现的兴致很高,他们快速做出了反应,开幕三天后已陆续有十几家出了报道和专访。大部分记者并没有对我表达的内容和风格的多样性感到意外或不解。记得有两位瑞士的文化大报记者问我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和了解程度有多少,除了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还有哪些作品和作家是我特别喜欢的,我提到早年喜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提到昆德拉、卡夫卡等人对中国艺术家的影响。最后还问到我对西方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我的根(东方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如何向死去的解释所发生的》300×180×4布面丙烯2017
Hi艺术:你认为中西方观众对你作品中 “兔子隐喻”“记忆断层” 等核心表达的理解存在差异吗?
陈曦:这次很明显感觉是,西方的观众理解“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艺术表达是毫无障碍的,以及我拿兔子来讲故事的方式,他们不仅完全理解和接受,而且表现出了高度的共情能力。而以往面对国内观众时,他们也会被色彩的热烈所感染,但大多不明所以,需要花更多时间去不断讲解你的艺术手法和内容的关系。

“兔子的故事”开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