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笔墨传薪 知行合一——吕金光教授为山东艺术学院书法研究生授课

笔墨传薪 知行合一——吕金光教授为山东艺术学院书法研究生授课
2025-10-31 16:56: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网山东报道10月30日上午,吕金光教授在文化视界为山东艺术学院书法研究生带来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特色课程。课程围绕梯度化培养目标展开多环节教学,课后还带领学生沉浸式感受艺术魅力,赢得学员广泛好评。

分级检查促提升,精准指导助成长

课程伊始,吕教授聚焦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学习重点,开展针对性任务检查。针对研一、研二学生,检查核心为每周读书笔记落实情况,此次指定书目为张法所著《中国书法的现代性》。课堂上,四名研究生依次分享读书感悟,从书中对书法现代转型的论述,到自身创作实践的关联思考,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学习成果。每一位学生分享后,吕教授均进行细致评析,既肯定学员对书中核心观点的精准把握,又针对“现代性理论与传统书法技法融合”“学术观点与个人创作结合”等关键问题提出指导建议,引导学生跳出书本框架,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模式。

随后,课程焦点转向研三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准备工作。吕教授逐一聆听研三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及研究概要,从选题的学术价值、研究框架的完整性、文献资料的搜集方向等维度,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指点。结合自身培养数十余位书法专业硕博研究生的丰富经验,吕教授针对“书法创作技法研究类选题如何聚焦创新点”“书法史论类选题如何强化论证逻辑”等常见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助力研三学生明晰论文修改完善的方向,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坚实基础。

间隙点评重实践,课后参观拓视野

在课程环节转换的间隙,吕教授还兼顾实践指导,对学生现场带来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他围绕线条质感、章法布局、墨色运用等核心技法要点,直观指出作品中的优势与不足,同时结合自身“变化的视觉性”创作理论,讲解如何通过细节调整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在实操层面快速掌握改进方法,充分体现课程“理论与实践兼具”的特色。

课程结束后,吕教授特意带领全体研究生参观了中华艺术空间,引导学生欣赏空间内的书画佳作,从名家作品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中汲取灵感,帮助学生拓宽审美视野,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真实艺术作品相印证,进一步深化对艺术的理解与认知。

此次课程别具一格,既以读书笔记检查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以毕业论文指导助力学术攻坚,又通过作品点评、实地观摩强化实践认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吕金光教授的精准指导与严谨治学态度,不仅为书法研究生的学术与创作之路指明方向,更传递了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要义,让学子们在笔墨熏陶中收获颇丰。

走向无边的大地——著名艺术家王刚走进文化视界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周龙

摄像、摄影/徐德扬、袁少帅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书法家简介

“风骨云烟——吕金光上海书法展”昨日开幕

吕金光,山东临沂人,博士。现为山东艺术学院、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兼任韩国世翰大学与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教授、博导。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学会副会长。曾为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四川省书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中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评委,全国艺术基金项目评委,全国社科基金项目评委。

书法作品荣获:

2006年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二届“兰亭奖”艺术奖三等奖

2012年中国书法最高奖第四届“兰亭奖”艺术奖三等奖

2009年论文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

2009年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艺术奖提名奖

2007年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三等奖

2008年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家的大展一等奖

2009年四川省政府巴蜀文艺奖一等奖

2014年第八届巴蜀文艺奖特殊荣誉奖

书学理论研究方面:

撰写发表了80余万字书学理论文章,共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在权威期刊A刊、B刊、CSSCl刊等重要期刊发表32余篇学术论文,如《文艺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西南民大学报》《中国书法》《艺术百家》等。

2009年论文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

2004年学术论文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学理论讨论会

2009年学术论文入选全国第八届书学理论讨论会

2006年学术论文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论坛

2009年学术论文在“当代书法三十年”征文中获奖

共培养9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70多位中书协会员,指导参加中书协展览获奖入选150多人次,研究生理论在cssci刊以上刊物发表110多篇。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吕金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