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在苏州开幕,展期至12月14日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在苏州开幕,展期至12月14日
2025-11-01 15:34:4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41.jpg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

主办

苏州博物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协办

云上美术馆

北京杨飞云油画艺术基金会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23日—12月14日

展览地点

苏州博物馆本馆现代艺术厅

3.jpg

小空白.jpg

4.jpg

小空白.jpg

5.jpg

近日,由苏州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云上美术馆、北京杨飞云油画艺术基金会联合协办的“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在苏州博物馆本馆现代艺术厅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杨飞云先生2000年以来包括国内外多地的风景画写生创作,自2007年以来的人物画多地写生创作及研究性创作,以及2017年后的中国历史画和古圣先贤肖像画创作,共展出59幅代表性作品,全面立体地呈现杨飞云在近20年间的艺术思考和探索的基本面貌。

6.jpg

小空白.jpg

7.jpg

小空白.jpg

8.jpg

小空白.jpg

9.jpg


开幕式

10.jpg

开幕式现场

11.jpg

杨飞云 艺术家

杨飞云谈到,油画这一世界绘画语言,在中华文脉上将会迸发出更为宽阔的创造潜能和更有东方意味的表现活力。用有质量的油画语言和有水平的文化涵养,尽其所能地表现好中国人的审美情感与精神意趣,仍然是当下画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在71岁之时,自己仍然初心不改,仍然热爱画油画,还常常觉得能画得好一点的作品是下一张,就像这次展览所体现的,就是“尽我所能”。

12.jpg

许江 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

谈及杨飞云的创作,许江从油画艺术“古典美质”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杨飞云他成功地将深褐色系,笼在中国的器具和环境上,罩成一片厚重朴实的生存的‘周遭’。这一‘周遭’不仅与中国人的土地属性丝丝入扣,还与人物的服饰一道构成一种油画独有的古典美质,让人物的肖像如灯如炬。”他表示,展览以“丰盛生命”为题,正是因为杨飞云的肖像不是单纯再造人物的肖像,而是在绘画的反复塑造之间观摩深研、情赠兴答、胸中磊落,在深入的塑造中展现出内化于心的意趣和神情,这种塑造与生命力的融合无碍,让艺术就获得了丰盛的生命。

13.jpg

林茂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我与杨飞云先生既是师生,又是共同为中国油画事业、教育事业奋斗的同行者,后生何其有幸。”林茂表示,杨飞云在中央美术学院从教20余年,培养出了众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子,纵观杨飞云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一直在做三件事:一是以画笔为媒,构筑起一座贯通中西的艺术桥梁,让中国写实油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二是以教育为志,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出一片滋养艺术人才的沃土,为中国油画事业培育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三是以生命为度,将艺术追求升华为一种生命修行,在笔耕不辍中抵达艺术与精神的圆融之境。

14.jpg

朱春林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

朱春林表示,杨飞云作为艺术教育家创办的油画院已成为学术传承的重要平台,以开放的胸怀与严谨的治学精神,培养了一批批坚守油画本体的青年才俊,为中国艺术注入持久活力。展览作品几乎是与油画院近二十年发展同步的作品,清晰勾勒出杨飞云从技法锤炼到精神自觉的升华轨迹。

15.jpg

陈瑞近 苏州市文广旅局二级调研员

“这一次杨飞云先生将近20年的艺术探索的成果带到苏州博物馆,既体现了与苏州文化的情谊,也是对苏州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陈瑞近谈到,我们因爱艺术而携手,以杨飞云的作品为桥梁,让更多的人在这座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城市中,感受当代油画艺术的深度与温度。

16.jpg

冯国强 包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作为从包头走出去的杰出油画家,杨飞云先生始终秉承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包头的骄傲。”冯国强谈到,杨飞云坚持绘画是内心本真的审美追求,作品融合古典写实与当代审美,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为促进包头与苏州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17.jpg

红梅 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展览策展人红梅谈到:“作为杰出艺术家、教育家,杨飞云先生拥有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将成熟的艺术风格、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时代的当下课题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人物、风景、静物等不同的题材中创造出大量的非凡之作。”

18.jpg

茅艳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

19.jpg

展览同期举行“历史与当代——苏州博物馆杨飞云近作展的意义”为题的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常磊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油画本土化:历史、现状与问题、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精神的油画表达、中国当代油画的材料与语言研究、杨飞云油画艺术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几十年来,我不停地画油画,心无旁骛,就是想接着前辈丰厚的积累继续往前走,一直妄想尽力去掌握有质量的油画语言,积累有深度的文化涵养,尽我所能的表现中国人的审美特质和当代人的情怀意味。深入其中,乐此不疲,因此而充实。

——杨飞云自述

26.jpg

杨飞云《弗拉基米尔老桥》

33×45.5cm

2002年

27.jpg

杨飞云《巴黎圣母院的阳光》

45.5×37.5cm

2000年

28.jpg

杨飞云《劳动者》

130×97cm

2007年

29.jpg

杨飞云《坚毅》

130×97cm

2009年

30.jpg

杨飞云《古罗马老桥水渠》

55×80cm

2012年

31.jpg

杨飞云《冬日盛装》

130×95cm

2015年

32.jpg

杨飞云《扎尕那少年》

130×95cm

2015年

33.jpg

杨飞云《爱山图》

200×400cm

布面油彩

2016年

34.jpg

杨飞云《大唐遗韵》

220×160cm

布面油彩

2017年

35.jpg

杨飞云《美育之门》

250×160cm

2019年

36.jpg

杨飞云《夏日河岸》

100×80cm

2020年

37.jpg

杨飞云《万壑松风》

146×114cm

布面油画

2020年

38.jpg

杨飞云《黄宾虹》

90×120cm

2021年

39.jpg

杨飞云《太行山村》

200×500cm

布面油彩

2023年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系统呈现杨先生近二十余年力作,既是对其艺术生涯的深度梳理,更是对中国油画以古典精神为根基、融汇东方气韵的壮阔探索的生动诠释。杨先生的艺术之路,深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学术沃土。在靳尚谊先生构建的严谨教学体系下,与师友们共同擎起“向大师学习”的旗帜。那个年代美院朴厚求实的学风,如无声春雨,润泽了杨先生终其一生的艺术追求。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朱春林展览前言选段

20.jpg

小空白.jpg

21.jpg

小空白.jpg

22.jpg

小空白.jpg

23.jpg

小空白.jpg

24.jpg

小空白.jpg

25.jpg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家简介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 | 杨飞云:下一张仍能画得更好

杨飞云,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意大利佛罗伦萨造型艺术研究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杨飞云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